第1个回答 2019-02-19
列好计划后,最重要的是心态把当下必须要做的事情,喜欢做且想要做的事情写进计划表,日常计划以天为单位,长期计划以年为单位,精确到季度或者月。如果开始的时候没有做到计划中的某一项,也千万不要自责,或者中断计划。自律没有一蹴而就的,就像减肥一样。减肥无非只有“管住嘴,迈开腿”这一条路,也许有人在坚持了10天后,在第11天没有克制住对食物的欲望,暴食了一次,就觉得自己所有的坚持都白费了。其实他们都忽略了自己已经付出的,已经在开始减重了。学着把注意力转移到已经完成的事情上,不要太在意没有完成的事情,然后第二天再继续执行计划。不要逼迫自己一步到位,每天进步一点,每天就加强了一点对自己掌控的能力,对自律,对食欲都是如此。
第2个回答 2019-02-19
一个时间段,如果想做多个事情,因为难度的增大,会对自己内心产生压力,从而产生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会触发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本能的去寻找可以让大脑放松的事情去做,典型的行为就是刷朋友圈这种可以让大脑放松下来的行为。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种感觉,如果你一段时间想实现很多的目标,那么实施起来就特别的低效,很可能到头来哪件事情都没做好,而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一件事情的话,因为只专注做一件事,你的效率反而提高了,由于做的越来越得心应手,焦虑感反而没有了,进而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刷朋友圈和社交软件也就对你没有吸引力了。专注是自律中很重要的一环,所以不要贪心,当下只专注做一件事,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做事方式。
第3个回答 2019-02-19
创造一个赏罚机制,我的室友和我一起办了健身卡,但他总是要“看心情”才运动。为此他也很想改变,后来我们设定了一个办法,每天他给我一百元钱,如果他今天运动了,晚上我再把钱还给他,如果他今天没有去运动,那么一百块钱就归我了。这个办法效果非常好,养成习惯以后,他已经开始自觉下班就泡在健身房里。给自己一个比较明确的赏罚机制,做得不好会付出一些代价,做得好也会有一个奖励,提前设定好,比如这周每天跑够五公里,周末就可以休息一天并看一场电影,或者吃一块小蛋糕。这种张弛有度的安排更有利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和自律的持久。
第4个回答 2019-02-19
作为一个曾经立志要自律无数次,后来被现实打脸最后终于实现了的人,对于自律我有些自己的思考。大学毕业前,我的生活还算自律,或者说规律,因为大家都是非常规律的早上7点半左右起床,去食堂吃早饭,除了上课外,晚上也会结伴去图书馆上自习,或者结伴去运动,23点熄灯睡觉,在此非常感谢我的好室友。大学毕业后,搬出来自己住,原本设想的美好生活就毁在了一个熬夜追剧的晚上。时间一长,睡得晚自然起的就晚,如果遇到什么事一定要起早,那么这一天都是晕晕乎乎无精打采,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所谓的自律,甚至是规律的生活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远。于是我用了半天的时间,把自己的作息安排详细的列在了记事本上,甚至精确到了以15分钟为单位,但是第一天就发现,根本行不通。首先是要经常去看时间表,其次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哪怕出现了一点意外,比如接个电话,去个洗手间,那么时间就有可能无限往下延伸,所谓的时间安排表自然也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有就是,因为没有按规定时间做完一件事而来带的自责,实在太容易让人放弃了。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不要纯粹为了自律而自律,要把自律具体化我在制定时间表的时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只是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生活,于是就决定开始自律。但是自律太抽象,太难了,永远都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要学着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比如我,使我下定决心要自律,是因为熬夜影响第二天的工作,那我第一步只要做到放下手机,尽量早睡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我要自律”这样一个抽象的问题就变成了“我要解决熬夜”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从具体的事情开始,自律就会变得简单,我们也会更有动力去做,而且也更容易产生一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