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考地理复习效率

如题所述

高考地理要求测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地理思维能力及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是整个地理复习过程的两个根本着眼点.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及高考的要求,我们认为地理复习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首先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的配合,地理教学就无法有效地展开.因此,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养成“左图右文”的学习习惯,更要教会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掌握绘制相关地理图像的一般技巧.
其次是学思结合.复习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疑难中积极思维、增长智慧;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
最后是学用结合.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单纯的理论学习可能显得枯燥乏味,但一旦与实践结合,灰色的理论就会变得鲜活.例如在复习“日界线”知识时,引用趣事:孕妇乘海轮西行,在日界线东西侧分别产下一名男婴和女婴,结果妹妹比亲哥哥“大”.这样,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为了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地理复习还必须处理好复习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角度等四个方面.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新高考各科测试的难度呈下降的趋势,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求偏、求难、求怪”的状况.所以,复习时要控制难度.对于知识点的挖掘也不宜太深,通常往下一至两个层次即可.如果把教材知识点所有隐性知识都挖掘出来,结果就会增加学生负担,最终得不偿失.相反地,要采取种种措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社会热点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质上这正是新高考的导向功能,即促使中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在地理复习策略的运用上,应认真抓好“点、线、面、体、综”五个字.
首先是点,即《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和考点,这是复习的基石.据统计,地理高考考点共310个左右,其中高中170个,初中140个.这些考点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元素,逐个落实这些考点,就能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考试时,若能将试题快速返回教材、检索到相应考点,便是取胜的不二法门.以“河流”专题为例,其涉及的考点有“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河流的补给及径流的变化”、“世界著名的河流”等.对此,我们可以采取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顺利过关.
其次是线,即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这是学科功能的重要体现.高中地理教材集中讲述了当前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人口与环境三大问题,地理教学应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现实表现和解决措施,使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与环境观.例如笔者在组织“河流”专题复习时,组织探讨的“人地线索”就分别从正(孕育古老文明、便利现代生产生活)、反(滥伐导致旱涝频发、污染致使水质变坏)、合(保护“母亲河”、再造秀美山川)三方面进行的.
第三是面,即以地图为截面,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如河流专题涉及的地图有“河流分布图”、“流域水系图”、“流量曲线图”,可设计相关习题进行训练.
第四是体,即以热点为载体,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近年的文科综合测试以热点材料作为试题的切入口已成为一大趋势.因此,在复习中以热点为载体,并将之题型化处理,达到学用结合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是综.学科内综合及学科间的适当渗透是新高考的重要特征之一,“综”字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如“河流”专题涉及的学科内综合是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大块相关知识的综合(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科交叉知识主要是史地(古今中外著名的水利工程)、政地(人类利用河流体现的哲学原理)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5
高中地理有别于其他学科,它不仅对学生的记忆力、逻辑思维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众所周知,高中地理学科涉及的教学内容众多,其中既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地球地图、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和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等人文地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高考前的总复习时,一定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帮助他们掌握地理学习的要点,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变式应用,从而提升地理复习的有效性。具体而言,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总复习之前一定要在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复习之前提升学生的地理基础水平,将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摆在重要位置,做好基础教育。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对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我国气候特点进行复习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只有在保证学生充分了解地理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才能使复习更具针对性,才能提升复习质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15
收集错题,分析错题题型,练习错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