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具主义教育观

如题所述

一、教育目的观的逻辑起点
  思考和制定教育目的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是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这个矛盾,往往通过教育的中介转化为教育的内部矛盾,即教育要求(也可以说是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种理解出发,我们觉得,教育所面临的矛盾也可表述为: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应当如此与受教育者实际如此之间的矛盾。这样,“教育目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该如此,即应然的目的,出现在国家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另一类是实际如此,即实然的目的。” 
  这是一种习俗的、实际存在的教育目的。由此,也存在两种相应的教育目的观,一种叫应然的教育目的观,这是理想状态的教育目的观;另一种叫实然的教育目的观,这是现实状态的教育目的观。
  二、语文工具观:一种实然的教育目的观
  语文学界对语文教育目的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上。语文工具观反映了一种对“语文是什么”的主流认识。这个观点的核心,是把语文当作人们的交际工具,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当作语文教学的目的。这对纠正当时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重思想教育轻语文训练的倾向,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后来发展为把语文课定性定位于工具课,又严重暴露出它的弊端。人们开始思考:语文教育究竟仅仅只是要解决工具问题,还是同时要解决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比如解决精神问题,个人精神自由问题,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问题。我们是要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还是可以二者兼顾?
  这种疑问促使人们开始从语言角度去审视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内在困难。这种语言反思一直回溯到20世纪初“五四”的那一场语言革命。结果发现,“目前正在使用着的汉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而是某种合成化的工具性语言。也可以说,是一种浮躁不安的过渡性语言。……我们对它很难建立起一种像对待母语那样的亲近感。”  这种工具性的合成语言,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文以载道”的社会形态语言,一种是“文以交际”的科学主义本位语言。前者把语言仅视作政治的工具,后者把语言仅当作交际的工具。最终表现在语文教学的内容、目的、过程、方法等诸方面,真正的语言——作为永久的目的性语言,作为一切话语源头的语言,可以产生语言的语言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接近消失。语言的困难就是语文教育的困难。
  再者,从教育目的观考虑,语文工具观强调把语文当作是“交际的工具”,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实际上坚持的是语文教育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对于这样一种教育目的观的争论,在教育史上,往往归结为一个问题:教育有没有自己永恒追求的终极目的?科学主义(实用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者大都持否定回答,认为终极的教育目的太抽象、太玄虚、太浪漫、太脱离实际。而人文主义教育者则坚持肯定回答,认为教育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位的目的是培养人性,这是“终极目的”;第二位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为将来参加某种社会生活作某些准备,这是“直接的目的”。“终极的目的”高于并决定于“直接的目的”,“直接的目的”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终极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在进化的运动中指导人,而且通过这种进化的运动把他自己塑造成一个有人性的人,一个掌握知识、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道德感的人;同时,也要传给他民族的精神遗产和与他有关的文化,以此来保存具有悠久历史的历代成就。教育的功利方面——它可以使青年人谋取职业,得以生活——当然不容忽视,因为人类的儿童并不是为了嬉戏而降生的。而发展人类的一般能力就是最好地提供了这种实践的目的。然而,那种必要的训练丝毫也不能危及这个基本的教育目的。” 从教育史上的这种争论,反观语文工具观,我们觉得,语文工具观的不幸在于语文教育目的的错位,从纠正一种偏向到滑向另一种偏向。所以有人认为语文工具观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 人文底蕴流失的根本原因。
  三、“科学——人文主义”语文教育目的观:一种应然的语文教育目的观
  纵观20世纪的语文教育,基本拘囿于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历史圆圈:基础性——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学科认识的起伏不定,往往导致教学实践上的摇晃不断,诸如“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课”等。然而,当我们把语文教育放到整个教育学科中去考察,我们会发现,语文教育中的种种偏向实际上是20世纪两大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与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相互排斥、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20世纪末与本世纪初,这两大教育目的观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一种融合的趋势,也即“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所谓“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在内涵上,“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
  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提到的“科学——人道主义”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总之,它是一种以科学主义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主义为方向和目的的人的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它的最高目的,是要在科学和人道的相互协调和补充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自身的解放。
  面对整个教育目的呈现的融合趋势,语文教育当然要做出新的调整,把“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当作21世纪语文教育的目的观,重新描绘21世纪语文教育的方向与未来。
说到底,教育的问题往往归结为寻找一个教育的平衡点问题。正如杜威所说:“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协调心理(个人)和社会的因素。……这种协调要求儿童能表现自己,但必须按照社会的目的来表现自己。”
  语文教育也是如此。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等,本身没有孰重孰轻,关键是看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何种属性有所侧重,缺什么补什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