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

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
孟建伟
〔摘要〕从根本上说,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狭隘的知识论的教育观和科学观。随着科学观从知识论向文化论的转变,教育观也面临着重大转变。新的教育观倡导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文化教育。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将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走出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的困境,而且还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开辟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关键词〕知识教育;文化教育;教育观

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

一、知识教育:问题与困境

知识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或者说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主要特点包括如下几方面。

1.将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知识教育所关注的往往只是人类现有的知识,而不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换句话说,它往往只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的各种文化,不仅将数学、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而且将人文社会科学也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更有甚者,还将文学艺术当做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这里所说的知识,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实践知识,还包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技术、技巧和技能等等。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主要依靠教科书。好的教科书不仅应当浓缩历史上创造的各种知识的精华,还应当将其最大限度地逻辑化和系统化,变成一种严密的知识体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将历史上创造的各种知识较为全面而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实质上就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育。

2.教师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科书在知识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在于,它以类似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所要传授的知识的内容、范例、水准和范围。而如何将教科书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还是靠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常被比做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这显然只是从知识的拥有量这个角度而言的,但这一比喻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知识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既教育的过程类似“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在这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育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其一,教师自身有没有“水”,即有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其二,教师会不会有效地“灌输”,即有没有好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教育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

3.学生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从老师和课本那里获得知识。要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绝非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既有很大的量的要求,同时又有很高的质的要求。

从量的方面看,需要横跨多种不同的学科,并做到齐头并进。从质的方面看,不仅需要掌握各种知识点,而且需要融会贯通;不仅需要了解知识的原理,而且需要会分析、计算、推演和论证,当然,更需要能够熟练地运用。

因此,尽管学生属于“被灌输”的一方,但这个过程也决不是纯粹机械的,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性。教师如何将教科书规定的内容最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做到保质和保量,最好的方式似乎有两个:

一是课堂;二是考试。课堂教育显然是知识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一个教师可以同时应对许多学生,并且组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考试充当着知识教育最有效的“指挥棒”,它既起着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又起着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决定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的作用。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知识教育又是以课堂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

当然,知识教育本身并没有错,可以说,它永远是整个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以知识教育取代整个文化教育,使得整个文化教育最后只剩下知识教育这一个环节,那么,问题就变得非常严重了。其实,“应试教育”的问题也出在这里:当知识教育取代整个文化教育,变成总的教育模式的时候,“应试教育”的问题也就变得异常突出了。本文所批判的知识教育主要是针对这种总的教育模式而言的。这种知识教育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知识与文化的分离。只看到知识,而看不到创造知识的人及其蕴含知识的整个文化。事实上,某一种知识充其量只是某一种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学、自然科学来说,知识更多地表现为那些当下获得普遍承认的重大理论成果;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知识更多地表现为迄今为止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些伟大的理论创造;对于文学艺术来说,知识则更多地表现为训练和创作的方法、技巧、技术等通过人们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那些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见,不能将各种文化只归结为单一的知识。应当看到,知识是部分,文化是整体;知识是文化的结晶,文化还包含着创造知识的源泉;知识往往归于静态的逻辑,而文化还包含着动态的历史过程;在知识中往往看不到人及其作用,文化则永远将人及其创造性置于中心地位。

因此,完整而健全的教育不应当只是一种知识教育,而应当是一种包括知识在内的文化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教育的最大缺陷就是,从根本上切断了知识与相应文化的紧密联系,将脱离活生生文化母体的僵硬的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从而难以使人获得全面而充分的培养和教育。

其二,教书与育人的分离。教师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精心传授,而忽视对人的充分培育。教书与育人的分离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知识教育的狭隘定位,在于知识与文化的分离。既然知识是教育的唯一内容,而教科书又是各种知识的依据,那么,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就是教书而不是育人;既然知识是一种脱离文化母体的独立存在,是一种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的逻辑,那么,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就是客观地传授它,而不是非要将教书与育人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传授知识的过程,仿佛同内心世界无关,同理想、信念、激情和人生体验无关。这样一来,不仅知识失去了文化的内涵,课堂失去了文化的内涵,而且甚至连教师自身也失去了文化的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教育的最大缺陷在于,从根本上切断了教书和育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本应当有的活生生的教育过程变得非人性化,从而不仅使教育失去了人文魅力,而且大大消解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其三,读书与做人的分离。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教育的狭隘定位及其知识与文化的分离,不仅导致教师教书与育人二者之间的分离,而且也导致学生读书与做人二者之间的分离。既然知识是教育的唯一内容,而教科书又是各种知识的依据,那么,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而不是做人;既然知识是一种脱离文化母体的独立存在,是一种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的逻辑,那么,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些客观知识,而不是非要将读书和做人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

于是,读书与人们的文化修养失去了联系,与人们的生命体验和个人成长失去了联系。到头来,学生们的内心深处是空洞的,缺乏理想,缺乏激情,缺乏直觉和想像力,甚至还缺乏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教育的最大缺陷在于,从根本上切断了读书和做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本应当有的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变得机械化和格式化,从而不仅使学习失去了人文意蕴,而且大大影响了学生们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由此可见,知识教育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这种教育模式被不断强化和体制化,整个教育就会面临种种困境。从近的看,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无法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的说,这种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非常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从而非常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难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培养和激发人的创造性,反而可能由于教育方式不当,特别是考试指挥棒的不恰当的运用,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遮蔽了人的潜能,消解和扼杀了人的创造性。

二、从科学观的转变到教育观的转变

知识教育的观念并非是没有依据的,可以说,它深受当代最为流行的两种科学观的影响:一种是实证主义科学观;另一种是功利主义科学观。实证主义强调对科学的逻辑性和实证性,功利主义强调对科学的工具性和功利性,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科学的本质特征,并对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两种科学观的最大缺陷和偏颇恰恰也在这里:逻辑实证主义在强调科学的逻辑性和实证性的同时,则以逻辑主义和实证主义掩盖和抹杀了科学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思想性和创造性;功利主义在强调科学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的同时,则以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掩盖和抹杀了科学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文化性和精神性。

建立在这种狭隘科学观之上的教育观必然也是狭隘的,即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性和实证性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性和创造性的创新教育;只注重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价值,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而忽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将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克服并超越狭隘的教育观,实现教育观的转变,而且更需要克服并超越狭隘的科学观,实现科学观的转变。这种新的科学观同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再只是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理解科学,即将科学仅仅理解为一种凝固不变的知识体系,而是从文化论的视野来理解科学,即将科学理解为人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在不断创造着的文化。

1.科学知识与科学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科学文化的中心是人,是一代又一代极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是他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乃至整个科学的文化传统。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以及他们所传承的精神乃是整个科学文化之核心,也是整个科学文化的生命之根。

3.科学知识是人创造的,而人又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因此,科学知识也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和历史的印记,也就是说,它的真理性和有效性往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科学需要大力提倡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这种科学观的转变并非细枝末节的转变,而是涉及从知识论小视野到文化论大视野、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从一成不变的知识观到强调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等等一系列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这种科学观的转变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有助于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从而真正树立一种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的、以人为本的创新型科学观。其二,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对科学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必然也有助于对人文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而也有助于真正树立一种能够推动人文创新的、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文观。其三,对科学与人文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必然有助于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而有助于真正树立一种以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的、以人为本的创新型的教育观。科学观的转变不仅有助于推动人文观的转变,而且有助于推动教育观的转变。建立在新的科学观基础上的新的教育观,将呼唤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的转变。

三、文化教育:出路与希望

强调文化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排斥知识教育,相反,在文化教育中,也许“知识教育”依然是重点,但是,这里所说的“知识教育”已经不再是那种切断其文化命脉的机械、教条、刻板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极富文化内涵、充满文化精神而生气勃勃的知识教育。也就是说,这种“知识教育”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浸透了浓厚文化气息的知识教育,是整个文化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文化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知识,而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不再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为本,而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现有的知识,从而成为旧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让学生受到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的全面熏陶,从而不仅成为旧知识的接受者,更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将教育内容从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如果说,知识教育的哲学基础是狭隘的知识论,那么,文化教育的哲学基础则是广阔的文化论。这种文化论强调,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的知识,才是鲜活的;一旦切断了与之相连的文化命脉,知识往往会变得枯燥、空洞和抽象,甚至教条。因此,文化教育强调的是,不仅要给学生以鲜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创造知识的整个文化。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这个观点比较接近文化教育的观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文化教育的视野中,文化与知识二者不是截然分离的两种东西,而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确切地说,知识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学习科学,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而且更要学习科学文化;不仅要学习形而下层面实证的知识,而且更要学习形而上层面的东西,包括科学的理想、信念、精神境界、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而且更要学习从事科学的活生生的人及其科学生活,特别是切身体悟人究竟如何创造科学及其科学对人自身的意义等等。

总的说来,科学教育要让学生感受整个科学文化的熏陶,从中逐步学到从事科学所需要的一切,从而真正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科学教育是如此,人文教育更是如此。人文教育也要让学生感受整个人文文化的熏陶,从中逐步学到从事人文所需要的一切,从而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2.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其职责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的转变,教师所担当的角色也面临重大转变,即不能再是只会一味教书的教书匠,而应当是既会教书更会育人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首先,要让学生有文化,教师自身必须有文化。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以自己的气质、修养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严格地说,理想的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而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科学家、艺术家或哲学家,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

其次,在知识教育中,教师只需精通课本,而在文化教育中,教师则应精通课本所连带的整个文化,包括知识史、文化史及其创造史;在知识教育中,教师只需讲透课本中的知识及其逻辑,而在文化教育中,教师还需沉浸到创造者的内心世界中,讲出创造过程的动机及整个心路历程。

当然,关键是,教师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认识和自己的体验,这样才能使人心服口服。最后,知识教育的对象往往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文化教育的对象则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文化培育人: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体验到在科学与人文的海洋里邀游、探索和创新的乐趣,体悟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激发起对科学、对人文和对一切创造性事物的热爱的同时,也激发起对自然、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热爱,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境界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特长去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3.学生受益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文化的熏陶。他们的任务不仅是要学会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在文化教育的视野中,一个人的成才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修养,不能单靠知识一个方面,尤其不能光靠那种脱离其文化命脉的死的知识。具体说来,学习科学的人,不能仅仅只学科学知识,而要学习整个科学文化;学习人文的人,也不能仅仅只学人文知识,更要学习整个人文文化。

由于那种极富有创造或创新精神的人是整个科学文化或人文文化的中心,因而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科学文化或人文文化的精髓,因此,学习科学或人文最好的方式就是向伟大的科学家或伟大的艺术家、哲学家等人物学习,不仅学习他们如何创造,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包括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境界、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从而让学生真正懂得人为什么要毕生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文化教育为我们摆脱现行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之困境,指明了一条可供选择的出路,从中也能看到一种值得我们用心去实践它的前景和希望。

摘自《教育研究》作者:孟建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