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如何塑造?

如题所述

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冲击、媒介环境的熏染和自身成长过程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存在人格缺陷问题,主要体现为:情绪与情感缺陷,性情焦虑、抑郁、自卑、嫉妒。有的学生人际交往紧张、个体行为偏差、认识问题极端、反应和行为过激。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努力,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前提。
首先,家庭熏陶是基础。人格发展偏差的出现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教育对人格塑造具有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人格教育的认识,要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基石,不能将孩子的人格培养全部寄托于学校教育。要发挥榜样作用,孝顺长辈、关心亲朋、和睦邻里;要营造和谐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体贴爱护、充满温情;要加强教育引导,适时对孩子进行独立人格的锻炼与培养,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克服自私自利的心理,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关照和机会,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其次,学校培育是关键。学校作为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必须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构建健全和谐人格的培养机制。一是发挥学科教学作用。科学知识教育既是提升学生自身文化修养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的过程。学校要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培育和谐人格的评价体系,促使教师将人格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二是开设心理学类课程。如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必修或辅修课程,让大学生接触、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三是强化心理教育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机构建设,搭建心理教育咨询平台,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问题实施策略性影响,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矫正自身人格发展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心理素质;四是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用高效的管理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和谐人格的培育;五是丰富文化实践活动。要以优良的校风教育人,提升其人文素养;要以浓厚的学术氛围引导人,开设相应的培训班、讨论班,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举办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感染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影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社会环境是前提。社会作为大学生人格培育的主流环境,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牢固可靠的框架,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能更加有效的发生交互作用,推进整个培养机制的完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和引导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成员信仰迷茫、价值失落、道德弱化和观念混乱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冲击。同时,博客、播客等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流行,削弱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控制能力。因此,从社会角度看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就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全面加强公民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教育氛围。同时,要加强主流媒体建设,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先进的传媒技术树立典型示范人物,传播其先进思想和事迹,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氛围。全社会要努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大各类教育基地和文化场所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空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喜欢运动,勤于读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