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无非就是对对方有敬佩感或者爱慕对方的比较多。要戒掉不敢直视别人眼睛的胆怯感,首先要看得起自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卑不亢的位置,你才能与别人正常接触。否则总是感觉低人一等或者配不上别人这样子。
说话时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多考虑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症倾向,这与你的性格因素、成长经历、环境影响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建议你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平时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尽量放松心态,可以多给用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可以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闭眼想象轻松与人交流时的场景。
扩展资料:
与人聊天注意事项:
不可居高临下。不管身份如何,都要放下架子,不能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避免自我炫耀。先别人吹嘘长处会让人感到反感。
不能口若悬河。说话不能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别人不想听,你却夸夸其谈只会惹人生气。
不要心不在焉。和别人说话应该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
不要随意插嘴和节外生枝。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节外生枝会让你不识趣。
不能故弄玄虚。经常卖关子,让人琢磨不透,只会令人反感。
你是否在与人交谈时,很难看着对方的眼睛把话说下去?
人们通常认为,讲话时避免眼神接触是怕尴尬或不自信的表现。
然而,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给出了另一种科学解释。


事实上,我们并不只是尴尬,而是大脑无法同时兼顾“思考恰当词汇”和“眼神接触”的任务。
当人们努力搜索不太熟悉的词汇时,这个效应会更加明显。科学家认为,这两项任务占用同样的心理资源。
2016年,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为此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26名志愿者在玩词汇联想游戏的同时,盯着由计算机生成的脸庞。

在进行眼神接触时,受试者更难想出词汇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写道:“尽管眼神交流和语言处理似乎是独立的,但人们经常在谈话中避开对话者的眼睛。”
“这表明,这两个过程之间存在干扰。”
志愿者在测试中盯着的图画脸庞既有直视镜头的,也有看向其他方向的。他们进行联想的词汇也有容易联想的词,和存在大量竞争联想词。
举例而言:联想和“刀”有关的动词比较简单,我们通常只能用刀来“切”或者“刺”。联想和“文件夹”有关的动词更加困难,因为你可以打开”、“合上”或者“填充”文件夹。
志愿者在进行眼神接触时,需要花更长时间才能想出答案——但这种效应只发生在困难任务中。研究人员推测:这种迟疑意味着,大脑同时处理太多信息了。
虽然人们的确能在交流时保持眼神接触,但这个证据表明,这两个过程能从相同的认知资源池中提取信息,以至于有时候这个池子开始有些见底了。
实验采用的样本非常少,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
2015年,意大利心理学家乔瓦尼·卡普托证明,只要盯着某人眼睛10分钟,就会诱发意识改变状态。受试者会看到各种幻想,如怪物、亲人、甚至自己的脸庞。

这似乎与一个被称为“神经适应”的过程有关,即如果刺激保持不变,大脑会逐渐改变对它的反应——因此,当你把手放在桌上时,会立刻有所感觉;但如果手一直放在桌上,感觉就会逐渐减弱。
在京都大学的实验中,志愿者同时进行眼神接触和联想词汇时,可能也经历了某种神经适应。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呼吁进一步研究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的联系。
同时,如果有人在谈话过程中看向别处,他们可能不是不礼貌,只是认知系统超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