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艺伎回忆录》,本身就像一名艺伎:在光鲜靓丽的精致外表下,掩藏的不过是一颗平庸的心。事实上,撕开它那层华丽的外衣,《艺伎回忆录》只剩下一堆人造的东方味。它完全是被好莱坞式手法给捏造出来的,仅凭这点就有可能触犯无数亚洲观众以及美国的众多东方文化迷。不过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它对商业的妥协还恰到好处,并因此成为一部合格的电影。
一部美国原著、美国导演、中国演员共同打造的日本电影,注定不会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品,满眼的樱花、木屐、纸伞、和服,演员们张口说出的却是英语,无论如何都不太协调!该片最高的水准就是摄影,它为观众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上世纪中期的日本风情画。除了背景是日本外,其余一切都是美国的,美式的对白,美式的大团圆结局:这部3小时的电影,如果在两个半小时的时候就结束可能会更好,小百合的希望破灭,一个人站在山顶把珍藏多年的手绢抛入大海,这时候观众更容易对艺伎生涯的无奈与忧伤产生一些共鸣,可是斯皮尔伯格却偏偏安排了樱花树下男女主角重逢,原来多年来一直郎情妾意,最后两个人忘我拥抱,携手走向明天——这个欧·亨利式的结尾大大削弱了全剧的一贯性,明显是蛇身上长出的小爪子。这也不能怪斯皮尔伯格,阿瑟·高顿的原著就是这么写的,但是有些情节作为小说可以,作为电影却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