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疑惑?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为什么 寺庙的大佛 一个比一个那个香火多呢
若以色见我 声音求我 人行邪道 为什么 老说 观音菩萨保佑我呢 因果 上辈子你

杀他 这辈子他杀你 貌似 有哲理 可是 狼不吃羊这辈子 就要死啊 人吃人的社会
那些“成功”者 更是吃人不吐骨头 反而 还向它们学习 崇拜 真是可笑!

佛像是表法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并不光指佛像,是指一切有形无形的相。但为什么要塑佛像呢?比如你,如果你不看到佛像,你为何知道佛教呢?如果不是有佛像你为何会知道有佛经呢?对不对?所以佛像只是接引一个众生的方法,当你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时候,在你了解了佛法的精髓以后,你就不会对这些产生执着。但认识到这点以后,是否就可以对佛像不恭敬呢?这个是错误的。因为你是从佛像这一外在的载体而了解了深奥的佛法的,等你认识到这些深奥的道理以后,也许你知道那就是一个像,真正能让你受用的是法的时候,你会专心学法,但还没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就不行了。所以为了更多的人,能理解深奥的法,所以我们都要恭敬佛像,这是佛教供佛的根本。现在部分常见外道,总是毁谤佛教崇拜泥像铜像,就说是低级的宗教,其实这样诋毁正好是说明了自己的无知。
“若以色见我 声音求我 人行邪道 为什么 老说 观音菩萨保佑我呢 ”
你把两个意思混淆了,具体的意思,你可以加我,我告诉你。观音可以保佑你,但就像一个富人帮穷人一样。根本也是为了在帮你一下,自己能独立的站起来。
说到动物,因果就是这样奇妙,所以一旦恶业积的多,一旦转生为肉食动物,那要在转生为人那是很难的。曾经佛的弟子阿难看到一只蚂蚁,问佛这蚂蚁是以什么因缘转生为蚂蚁的,将来它还要做多长时间的蚂蚁?佛说,这个蚂蚁以前也是个人,在迦叶佛的时候因为造了很多恶业,而得此微小之身,将来它还要继续做500世的蚂蚁,以后才能逐渐转生为人修行,并证果。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学佛要学会问为什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1
现在的佛教已经变化很多了,和释迦摩尼的原始佛教相去甚远,而小乘佛教接近原始佛教。
中国这个特殊的民族,很会打“太极”,他把别人的东西揉巴揉巴,弄成自己的东西。美其名曰:“有中国特色的”某某某。
你如果仔细推敲,现在的佛教矛盾很多,自己也在打仗。不要以为整一些普通大众听不懂的话,就是“莫测高深”。说那些话的人,自己也不懂追问

小乘佛法i 不知道应该 看什么 经书啊 ?现在 几乎全是 大乘 的

第2个回答  2011-02-27
善哉,善哉。楼主高见,这不是佛的错,是人的错,佛把人分为四乘乘,大乘,中乘,小乘,还有就是烧香拜佛的。就是按个人领悟能力分的,有些人听一遍经文就知道教义所在,而有些人听了一辈子,还不知道这经文说的是什么。而且这类人是大多数。
俗话说;曲高和寡。佛教的高深理意能领悟的人很少,反之,那些简单的求神拜佛领悟的人就很多。
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求神不如求己,就算知道,做到的人也很少,总希望可以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丰厚的回报。
所以寺庙里的香火很旺。
世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我”,因为“我”的观念存在,处处以“我”为中心,以己之心都打量别人,打量世界,从而烦恼不断。
狼以“我”为中心,所以要吃羊。
人以“ 我”为中心,所以要求菩萨保佑。
商人以“我”为中心,所以要利益。
大多数弱者也以“我”为中心,所以要那些所谓的“强者”学习。
楼主,世俗人所以称为世俗人,是因为有“我”。
佛所以称为佛,是因为无“我”。
善哉善哉。
第3个回答  2011-02-27
这是众生颠倒,不是佛教颠倒。就象山水景物在你面前,你闭上眼睛,说没有山水景物,是景物的原因还是你的原因呢。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本质,是佛证得的,告诉我们的结果,我们不能倒因为果。
我们只看到了今生的现象,而没有见到过去与未来的能力,所以才会有狼吃羊的问题存在。
第4个回答  2011-02-27
心净即佛土净。

你看到各种不好的往往是你的心还不清净的缘故。

佛像用以表法。求佛菩萨保佑往往会成为学佛并修行的契机。没有寺庙,没有比丘等的接引,更多的人就没有解脱的机缘了。“若以色见我 声音求我 人行邪道”是针对已经有一定学佛基础的人,告诉他们修行修的是自心,不要向外求。这是末学的看法,不知道对否。佛菩萨是有求必应的,但是这也要看求的人心净与否,求的事情有无因缘和合之契机。祈求佛菩萨是可以的,但是主要修行还是在于自净其意。

六道中,以愚痴入畜生道。人与畜生是有区别的,如果眼里看到的社会是人吃人的,这往往是我们认可了人与畜生没啥区别的说法。归根到底,那是我们的心的愚痴在作怪。你看到人吃人的同时,为何就看不到人帮人,人助人的那一面呢?有吃人不吐骨头的所谓成功者,难道就不存在善者仁翁的成功者吗?

佛菩萨的种种慈悲指引着人们不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最初看到这些慈悲行为的故事,大部分人往往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无法理解。如果以此为契机,诵读更多的经典,并了解历史上许多学佛者的事迹,那颗坚硬冰冷的心是会慢慢转变的。既然有机缘产生关于佛教的疑惑,自然是与佛有缘。总是好事。

所谓无知者无畏。随着所知道的更多,也更愿意去知道更多的话,这种无畏就会慢慢转变为敬畏了。不妨先从《了凡四训》开始吧。

愿楼主惜此机缘。
愿楼主六时吉祥!
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