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题所述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发育初期,生理发育很快,心理虽然也相伴而行,但作为心理特征核心成分的人格,才刚进入形成时期。所以,小学时期是了解儿童真实心理活动、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极好时机。为此,通过各种心理、行为和教育的方法,来影响和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刻不容缓的根本任务,也是本世纪国民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它把知、情、意、行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健康人格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有承担责任的自觉性。由此,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健康人格”。
在经济生活的冲击下,人们更着重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看到别人有困难,不仅不伸手援助,还等看别人的笑话。例如,孩子们经常戏弄身边有残疾的人、弱智的人,戏弄的同时他们却很开心。虽然这是个别学生的行为,但绝非偶然,它反映少数学生缺乏同情心,自私自利的心态。由此,我们有针对性的创设了如下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一)、教会学生心中有爱。学会爱人,就不会以自我的好恶来评判世间的一切。为此,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植树、种花,美化校园,打扫公共卫生和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引导每位学生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某个同学排忧解难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他人、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
(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进而产生同情心、关心、赞成和支持等情感,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它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与之同哀乐、同甘苦。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让学生真实的感受残疾人学习、生活的难处;促使他们学会理解、体谅、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同情并帮助他人。从而,有效的逐步增强看学生的同情心及社会责任感。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它们被当作“小太阳”、“小公主”般的宠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样,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只习惯于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把对自己不利的事都推给周围的人,不懂得为别人着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分两步走展开教育。
(一)、自我教育。我们组织并开展了“说说我自己”的主题班会,先请学生自我暴露平时那些有关“以自我为中心”的事例。例如:发作业时,常常为了先挑出自己的那本,而把其他的作业本翻的乱七八糟;打饭时总愿抢在最前面;值日或大扫除时,总是挑最轻松、最容易的来做等等。之后,老师在领导学生对这些行为、做法分析、讨论,并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学生能明白是非,矫正行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逆反心理,而且能触及学生心灵,容易受到最好的效果。
(二)、故事感染。对于学生这一现象,我们还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教育,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懂得“以自我为中心”的坏处。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这样,通过一个故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容易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自信心是人格的核心,它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味着对自己的认可、接纳、肯定和支持。但我国的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即使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也经不起困难与挫折。有一些学生因为生活中的挫折或生理上的缺陷缺乏自信,当他们遇到新的困难时,经常产生“我难以应付”的消极自我暗示,常常因为过度紧张缺乏自信,不能正常发挥已有的能力,以致失败。对此,我们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培养。
(一)、悦纳自我。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并能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就是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不要用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他人的长处相比,更不能用自己的不足之处来否定自己的一切。
(二)、正确归因。归因,简单的说,就是对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作出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成功与失败普遍存在,但对其认识态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失败了,其学习动机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努力,有的学生失败了,则会降低学习自信或兴趣,从而放松学习。这与他们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每次测验或着独立作业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分析、订正,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指导他们调整学习策略,肯定自我,增强自信,有效地逐步培养了他们的进取精神。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离开人格健康很难有心理健康。因此,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儿童少年顺利学习的前提和保证,以上各种心理、行为教育活动的实践和尝试,直接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对他人、自己和学校的正向态度,增进了积极学习动机,提升了自信力和进取心,改善了人际关系,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积累了经验。当然,健康人格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懈的努力。 ——汉高机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0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