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不是第一个填的学校风险越高越好。
如考生的分数未达到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或虽然达到录取分数,但由于专业的选报不当,而被退档的,就需要转到第二志愿或其他志愿录取。
但是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也就是说,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一般较高,达到了80%以上,有许多名校更是达到了100%。这些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学校,完全不需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扩展资料:
从各地划线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批次线上的考生人数应大于招生计划数。这样,肯定会有部分批次线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选到下一个批次。
因此,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合理、恰当,往往决定考生能否被顺利录取。当然,既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的填报。考生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认真对待每一批次的每一个院校志愿。考生填报志愿,要严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填写志愿表。
不是,是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作为第一个填的学校。
高考填志愿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原则,但同时需注意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
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院校作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则填“垫底”院校。
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顺序。
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好院校”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当然,“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扩展资料:
录取投档,各个批次时间节点不同,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此外,很多考生、家长误以为‘提前批’录取院校就是部队院校、公安院校,其实很多师范类院校也属于这个批次,专业和就业都不错。
考生和家长要仔细阅读招生计划,看看‘提前批’录取高校中是否有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不要轻易浪费这次机会。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考虑三个要素:学校、城市和专业。总的来说,北上广地区的学校分数一般会高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高校,位于大城市的高校录取分数要高于中小城市的高校。但是,考生也可以在中小城市读完大学本科后,再到大城市读研或就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