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所著《红楼梦》后40回

看了几遍红楼了,总觉得高鹗所著《红楼梦》后40回,味道不是那么对。在此想看看大家的意见。(当然了,红楼也不是咱所能评价得了的,但是,姑且赏之,姑且说之,无碍也!)
有同仁说要提高赏金……洒家积分没几分的…………以前也曾提过问,赏金250,结果没得到满意的答案,小小失落了一番,且不谈了!今次看到了大家的真心话,豁出囊中这点积分——不成敬意,大家谅解!

  高鹗颠覆了红楼

  第一种方法:清客本色
  颠覆镜头:子母珠
  颠覆方式:红楼梦中曾借刘姥姥之口,说出贾母房子的大柜子和房子一样高,中间藏了多少金银珠宝,私房梯已,只怕只有贾母自己知道。贾母只是在携刘姥姥游玩大观园时指导宝钗摆设房间时,无意露了一下富。且不说贾母究竟有多少梯已财富,她的那些宝贝财产早就成了那些不肖子孙们惦记的目标,琏二爷琏二奶奶就央求鸳鸯把老太太暂时想不到的东西偷出一箱来应应急。高先生也看到了,最后他让贾母把这些东东一分了事,颇有些小家小户过不安生闹分家的意思。在分家之前,高先生就安排冯紫英带子母珠去献宝,结果肯定是无功而返了,倒是子母珠一节,写了好长一段篇幅。每读到此处就会想,这个宝贝大概是高先生在清客生涯中看到的神奇宝物之一吧,移花接木写到这里,以充情节篇幅。常常有这样一种想法,在贾政的众多清客如詹光,单聘仁,程日兴之流,不知那一个才华为人像高先生,抑或高先生是他们的综合体?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掏心沥肺之作红楼梦,竟然被人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猜测继写,可谓是个天大的悲剧。
  颠覆程度:*
  第二种方式:管锥窥海
  颠覆镜头:贾琏看抄报
  颠覆方法:住在天子脚下,手眼通天的贾府,什么时候,靠看抄报来打探消息?大抵写书的人变了,就把自己的生活给写到书中去了,想来作者地位低下,没有什么打探消息的门路,只能翻看抄报,来了解发生的什么重大事情。不由得让人想到现在某些部门的职员,上班后,泡一杯清茶,然后拿一张报纸,看来看去,用来打发一天的时光。所以看后四十回书就有些说不清楚的原因,让人不忍猝读。想来,家境贫寒的高鄂,没有过大富大贵亲身体验,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所以一切的恢宏场面,气派言语都消失殆尽了,只是构造些空中楼阁,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去猜测继写一本书,犹如在家闭门造车,捉襟见肘之处可见一斑。
  颠覆程度:*~
  第三种方式:小家生计
  颠覆镜头:林姑娘的五香大头菜
  颠覆方法:读红楼,爱极了红楼中的美食,看看大观园的人吃的什么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松穰鹅油卷,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畔香稻梗米饭,令刘姥姥连茄子味道也吃不出来的茄鲞,这些美味佳肴,光看看名字都能让人垂涎三尺。看看第八十七回,林妹妹都吃些什么呀!紫娟亲自吩咐“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白菜汤, 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熬了一点江米粥”“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瞧瞧林黛玉吃的这是什么呀,当时看着就只纳闷,荣国府还没被抄家呢,这平头百姓的家常饭菜怎么就跑到了林妹妹的饭桌子上来了呢。总之,后四十回红楼梦中,让人们对红楼美食再无兴趣。
  颠覆程度:**
  第四种方式:贾府光复
  颠覆镜头: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颠覆方法:一本书的作者,写出的书绝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雪芹为写此书在绰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最后的结局,他还是几番暗示是“树倒胡狲散”,“落入一片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高鄂愣是不让,在他看来贾家被赦,宝玉,贾兰中举,贾家重新恢复生机,就是最好的结局,于是他强*了雪芹的本意,根本上改变了红楼一书的结局。殊不知,雪芹是个翻过大筋斗的人,荣华富贵在他看来犹如一场春梦,过眼云烟,他就想把自己的真实思想给写出来。高鄂继书虽然不妥,但考虑到是国人至爱大团圆结局,红楼一书又一忒悲忒消沉,所以贾府光复,虽是最违反原著意愿的地方,但这短暂的光复就当做给读红入痴的人寄于一丝小小的希望吧。
  颠覆程度:**~
  第五种方式:神鬼当道
  颠覆镜头:大观园之败
  颠覆方法:贾府盛极必衰,最后结局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雪芹的本意很清楚,也曾借探春之口说出“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大观园衰败,可见一步步来的。高先生爱省事,置这些话语不顾,国人最怕什么了?闹鬼,于是大观园中阴风惨惨,神出鬼没,连自称从来不怕什么鬼神报应的王熙凤都给吓着了,别的人还用说吗?一进园子,还不把魂儿吓掉,加之连盗贼也来光顾,大观园就这样的荒废起来了。很现实的红楼梦中被强加入的鬼神一道,捕风捉影,几欲变成神怪小说。真是俗之又俗,惨之又惨!高先生人物刻画不出来,拿来神鬼来充数,只是可惜一个好好的大观园,只因为闹民鬼,这个珠围翠绕,莺歌燕语,花枝招展至奢靡繁华的大观园一下子就萧条起来了!变成了所谓的孤魂野鬼的至乐园!
  颠覆程度***
  第六种方式:诗词
  颠覆镜头:宝玉祭晴雯,题写望江南
  颠覆方法:这两首词写得不怎么样,那篇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的《芙蓉女儿诔》,竟引来如此两首轻飘飘无关痛痒的小令,大概是雪芹所没有想到的吧。爱红之人中有一种观点,红楼梦就是为了传诗而做,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也说明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书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雪芹妙笔所到之处,不管是以谁的口气做诗,无不唯妙唯肖,书中“蒋玉菡情赠茜香罗”一节,几个出身经历性格不同的人坐在一块喝酒唱曲,从宝玉的《红豆曲》到锦香院云儿的艳曲再至薛大呆子的《哼哼韵》,更是能让读者的心境瞬间能从怡情入髓至莞尔一笑再到捧腹大笑。林黛玉教香菱学诗那一章,更是在短短的篇幅之中,只用了三首诗,就形象的表现出做诗之人所经历的三种境界,的确使人受益的非浅!
  继书之中诗作少得可怜且不说,写得水平也实在不敢恭维,宝玉形容黛玉是“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恶俗浮艳,这是宝玉在看林妹妹吗?十足一个猎艳者的口气,倒像薛大呆子临阵磨枪,假妆风雅,背几句歪诗用来追女人!更有甚者,东拼西凑,抄来诗词滥竽充数,叹黛玉病中照镜、顾影自怜的诗: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一字不漏的照抄才女冯小青的诗句。只能让人慨叹同样是写书之人,才华怎么就错那么远呢!
  颠覆程度:***~
  第七种方式:生搬硬套
  颠覆镜头:掉包妙计
  颠覆方法:掉包计是高鄂先生写得最毒的计策,可谓一石数鸟,首先,这人计送了林妹妹的命,挥剑直接把宝林二人生生分开,再者扭曲了贾母的形象,她老人家精明睿智,会不明白知两个玉儿心事,却痛下杀手!去害自己最亲近最疼爱的人?王凤姐后四十回中,被高鄂写得锐气全无,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还大倒其霉,频频遇鬼,迷了心窍自命得意出了这等可笑之计,却还得借助宝玉丢了玉,变得疯疯傻傻,方可实施。可惜还有那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让人不解。
  颠覆程度***~
  第八种方式:恶俗媚艳
  颠覆镜头:妙玉思春
  颠覆方法:一直不喜欢妙玉,她太骄情,明明身在空门之中,却还对宝玉情有独钟。人又孤僻狂狷的不近人情,清也不清,浊也不浊,从栊翠庵品茶一节来看,她的茶具还分三六九等,看人上茶具,这和她表面给人的孤傲差别也忒大了些。可后四十回,高鄂把妙玉写得也太不堪了吧,敏感的像戏剧中思凡的小尼姑,怎么说妙玉也是大家出身,林妹妹庵中品茶被她抢白后,也不发一言,可见她才华学问为人自是不凡,否则林妹妹怎会青眼相加,可续书中把她写得神神道道不说,还写她思春,为宝玉害了相思病而春心涌动,把她的悲剧归结于情欲未断、心地不净,因而内虚外乘,先有邪魔缠扰,后遭贼人劫持,竟是她自己作孽而受到的报应,竟让人如看一桩风月俗事一般。可怜,妙玉这块金玉质,终入高鄂所设的泥淖中。
  颠覆程度****

  第九种方式:摄魂****
  颠覆镜头:丢了通灵宝玉的贾宝玉
  颠覆方法:怡红公子那块神奇的通灵宝玉,到了高鄂手中才充分的显示起其作用来,简直成了贾宝玉的招魂符咒,玉在,宝玉就清楚了,还会写什么八股文章,玉一丢,宝玉就整个傻二爷一个。这个傻可是真的傻,其直接后果就是神智不清,傻得一踏涂地,犹如脑瘫患儿一般,连家里人给娶的媳妇儿是谁,都搞不清楚,尽管人家宝二爷这是傻后天所致,就是因为丢了命根子通灵宝玉,有时读书时看到本来聪明俊逸的宝玉竟然变得如此那呆傻憨怪,竟会突发奇想,假如那块丢了的玉从天而降,一下子找着,宝二爷会不会变得和从前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可能高鄂只是从雪芹手里借来了宝玉这个名字,他写的根本就不是宝玉,要不宝玉怎么混帐话连篇,做出那么多违反本性的事呢,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高鄂写的宝玉,是一个真正的假宝玉!如此而已。
  颠覆程度 ****~
  第十种方式:毁人不倦
  镜头:林黛玉焚稿断痴念
  颠覆方法:如果有一种爱情是无怨无悔的话,那么林妹妹对宝哥哥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的一种感情,红楼梦开始就用绛珠仙草还泪一神话,说明了宝林二人之间的感情,那就是,林妹妹的感情只有付出,不要求回报,因为她是来还泪,还情的。除了早期二人情尚未和谐时,可怜林妹妹小性猜疑只是为了一颗心,她太爱宝玉了。到了后来,二人两情相悦时,何曾脸红过!可恶的高鄂,生生把一个清如玉壶冰至情至性清灵率真单纯的林妹妹变成了一位怨妇的形象,焚稿撕帕,临死之前还满腹哀怨:“宝玉,宝玉,你好......”。晕,这还是林妹妹吗?林妹妹早就把宝玉认为自己的知已,试想一个满怀爱恋的人,会埋怨自己的爱人吗?她对宝玉无欲无求,只为了一颗心,只为了他好,所以她从来没有说让宝玉读书求仕这类“混帐话”,她所追求的是只要你好,便是我好,“我只为了我的心”。二百年前的林妹妹爱得是那么朴素,在她眼里只有宝玉一人,位高权重的北静王在她眼中也只是个“臭男人”。她不会怨宝玉,因为两人心早已合而为一,做为一个对宝玉充满爱意的女子,她不会埋怨宝玉,她只会埋怨自己,只会恨自己不能替知已解忧,她心痛悔恨的也不可能是自己。而高鄂把林妹妹写得庸俗化了。林妹妹变得自私而又狭隘,可惜,雪芹用了满腔的心血塑造林妹妹被这样被高鄂继写得面目全非,怎能不让人痛彻心肺!!!
  颠覆程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5
虽然程本写了贾府被抄,宝玉出家,但是这不是续书者的功劳,因为他的续书是假托真本,造假要造的像就必须在情节上和原书相照应,这些抄家的悲剧情节是在前八十回中一再暗示的,他不得不接下去,否则就不像了。但他又没有老老实实的写下去,而是拼命的往封建道德的正统上拉。我们看高鹗的序中“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前八十回书怎么可能不谬于名教呢,是他把后四十回给续成不谬于名教了。
我们具体来一下,宝玉出是没有问题的,但他出后怎么样呢,脂批中有线索。
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后部数十回“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庚辰本第十九回)
可见宝玉出家后不是享福去了,而是一个缁衣乞食的穷和尚,更不续书那个披大红猩猩毡,在两位仙人护持之下,成佛做祖的得道高僧。鲁迅先生就两次就到这个事:
“惟披了大红猩猩毡斗篷来拜他的父亲,却令人诧异。”(《<绛洞花主>小引》)
“无论贾氏家业再振,兰桂齐芳,即宝玉自己,也成了个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和尚。和尚多矣,但披这样阔斗篷的能有几个,已经是‘入圣超凡’无疑了。”(《论睁了眼看》)
我们再看看宝玉出家之前干了些什么,第八十一回就是“奉严词两番入家塾”为以后蟾宫折桂作准备去了,但是又怕这变化太大了,读者不认帐,在八十二回又写了一回宝玉骂八股文:“我最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这那里是阐发圣贤的道理。”但是黛玉的几句话就不是味了:“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的头里。” “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这是就是“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的林妹妹说的吗?而且接着就是一大堆的“老学士讲义警顽心”,于是宝二爷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于是高中乡魁,光宗耀祖,而且和宝钗成亲后,宝钗又有了身孕,省得落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之后也是“一子成佛,七祖升天”。皇上又赐了号,可以说是为贾府的复兴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宝玉哪里是什么败家子啊,明明就是个孝子贤孙。应该大力宣传,号召学习的。
与高鹗大约同时代的沈赤然写过《曹雪芹红楼梦题词》其中最后一首是这样的月老红丝只笔间,试磨奚黑为刊删。良缘合让林先薛,国色难分燕与环。万里云霄春得意,一庭兰玉昼长闲。逍遥宝笈琅函侧,同蹑青鸾过海山。大意是说他认为红楼的结局不好,要改写,他所认为的最好结局是:宝主要先娶黛玉(良缘合让林先薛),再娶宝钗(国色难分燕与环),然后是考取功名(万里云霄春得意),还要儿孙满堂(一庭兰玉昼长闲),最后是与钗黛二人一起成仙(逍遥宝笈琅函侧,同蹑青鸾过海山)。这就是当时人所认为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大多数红楼续书的结局,细看高续书其实除了没有娶到钗黛二人之外其他的都实现了,这就可以知道高鹗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再看贾府抄是抄了,可是一转眼就“沐天恩、复世职”了,原本第五回贾元春的曲子《恨无常》中:故向爹娘梦里寻相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而且旁边还有脂批:悲险之至。可是呢,娘娘千岁这话是白说了,托高大才子的福,人家家道复兴、兰桂齐芳了。
另外我在贴吧里还贴过两篇,是专门说续书的情节安排与艺术细节的,如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标题分别是:从情节安排论高续书的不可取 .高续书的艺术细节 在百度上直接搜就行了.
第2个回答  2009-04-24
同情ing
红学家郑铁生引用作家王蒙在一篇文章中的观点,论述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文学价值。他说:“王蒙在一则短文中写道,‘从理论上、创作心理学与中外文学史的记载来看,真正的文学著作是不可能续的……至于像 《红楼梦》这种头绪纷繁,人物众多,结构立体多面,内容生活化、日常化、真实化、全景化的小说,如何能续?不要说续旁人的著作,就是作者自己续自己的旧作,也是不可能的。而高鹗续了,续得被广大读者接受了,要不是民国后几个大学问家特别是胡适的考据功夫,读者对全书一百二十回的完整性并无太大怀疑。 ’王蒙是作家,有着创作的深刻体验,他谈后四十回首先着眼的一是叙事;二是整体;三是创作过程。 ”

即便是第一个提出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的胡适,也没有彻底否定高鹗的功绩,他认为,高鹗“替中国文学保存一部有悲剧下场的小说”。胡适在《红楼梦考证》结论末段说:“以上所说,只是要证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虽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确然有不可埋没的好处。他写司棋之死、写鸳鸯之死、写妙玉之死被劫、写凤姐的死,写袭人的嫁,都是很有精彩的小品文字。最可注意的是这些人都写作悲剧的下场……”俞平伯也曾说:“高鹗补书,在大关节上实在是很仔细,不敢胡来。即使有疏忽的地方,我们也应当原谅他……我很不敢看轻他的价值,正因他已竭力揣摩作者的意思,然后再补作那四十回。绝不敢鲁莽灭裂自出心裁。我们已很感激他这番能尊重作者的苦心……”俞平伯在临终时,更说:“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 ”

大连中山区退休干部、红学研究者张兴德提出,那些认为后四十回是附骥于前八十回才得以流传的,是把问题弄颠倒了。 “《红楼梦》流传史上,那么多的形形色色的《红楼梦》续书,不下十几种(有人说有几十种),为什么不能附骥于《红楼梦》流传,而单单是这后四十回呢?后四十回在《红楼梦》的传播史上之所以能获得群众的认可,起到保全《红楼梦》这样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它虽然有诸多问题,但仍属于高水平的文学作品。 ”张兴德主张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高鹗以及后四十回,比如鲁迅先生曾经客观评价说:“后四十回虽数量止初本之半,而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与所谓‘食尽鸟飞独存白地’者颇符,惟结末又稍振……”

学术界应当以平心静气的态度来研究高鹗,同时也应当承认高鹗对 《红楼梦》的贡献。平心静气地论说高鹗,不仅仅是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和风气的问题,也是对历史,对文化负责的问题,更是对铁岭未来发展负责的问题

张兴德告诉记者:“当下,否定后四十回、“腰斩红楼梦”的现象相当普遍,并且正在从红学界通过大众媒体向更广泛的层面扩散,甚至形成了一种潮流。各种媒体、新闻报刊热衷宣传的 ‘红楼揭秘’、‘红楼探轶’、‘红楼解梦’之类,无不如此。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关注。高鹗以及后四十回对《红楼梦》的普及、广泛流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保全了《红楼梦》,这是一个不能低估的功绩。不能根据不确定的材料,进行“可能”之类的推理而否定后四十回。一些红学研究正将《红楼梦》非文学作品化,红学研究泛娱乐化、文本解读神秘化,使红学失去应有的学术品格。 ”

正是因为“高鹗伪续后四十回说”在红学研究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学术界对于高鹗的研究和评价,存在着某些主观偏见。红学家杜春耕在 《谈红楼梦研究的特殊性》一文中指出:“大部分研究者,尤其是资深学人,均以为后四十回是狗尾,写的不好,可偏偏老百姓读此书掉眼泪处在后四十回最为集中。 《红楼梦》一书中作者多重思路与创作冲动并存的现象,扩大了封建社会的容量,接近了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性质。 ”

铁岭市红学会副会长卢祥云认为,学术界应当以平心静气的态度来研究高鹗,同时也应当承认高鹗对《红楼梦》的贡献。作为一名铁岭本地的红学研究者,他表示:“我们平心静气地论说高鹗,不仅仅是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和风气的问题,也是对历史,对文化负责的问题,更是对铁岭未来发展负责的问题。高鹗有功于《红楼梦》,有功于中国文化,对高鹗的研究应该作为铁岭红学文化研究工作的重点,并要成为铁岭人的共识。高鹗乃铁岭之高鹗。铁岭不研究高鹗,是铁岭人的失误。铁岭人不懂高鹗,不能客观、公正、理性地看高鹗,更是铁岭的悲哀。 ”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也提出,现在需要更加公正地、历史地认识高鹗。 “高鹗不是破坏《红楼梦》的罪人,他是《红楼梦》的功臣。过去有人认为高鹗故意改变了《红楼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实际上这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根据现在对高鹗的研究,高鹗不应该是《红楼梦》续作者,他应该是《红楼梦》最后出版的整理者。整理出版《红楼梦》的功劳是非常大的,《红楼梦》能够流传,高鹗是第一功臣。
第3个回答  2009-04-29
刚才打了好几千字,一下子全没了,郁闷死了= =
曹公当然要好多少倍了,我觉得高鹗续作如果和曹公的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捆绑售出,所以有人对书有了怀疑。在我看来,有几点我最不能接受:
1.贾母和凤姐,前80回明明是宝黛派,后40回居然倒戈了!凤姐曾多次开过宝黛的玩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凤姐是贾母的代言人,如果老太太没有这个意思,以凤姐那么精明的人,她是不会说出例如“你即喝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做媳妇”这样的话的
2.贾母对黛玉和宝钗的态度。贾母绝对是喜欢黛玉的,不然不会在宝黛吵架最凶的那次说出“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小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如果没有感情,是不会这么说的,而对宝钗呢?给宝钗祝寿,是因为她是客,她开始只是借住贾家,但选秀失败,短住成了常住,人也不好赶。贾母说“两个玉儿”,将宝玉和黛玉相提并论,一对都是她心上的人儿。放鞭炮的时候,她将黛玉抱在怀里。而对宝钗,刘姥姥游园的时候她可是批评了宝钗的屋子了。
3.调包计,黛死钗嫁。我不能接受的在于这么狗血的言情小说剧情,居然是凤姐提出来的,居然宝钗同意了!宝钗何许人也?那是惟一一个可以和黛玉比肩的人物儿,心气高着呢,我怎么也不相信宝钗这么聪明的人居然能心甘情愿的做偷梁换柱做替身,还是当时已经傻了的宝玉!宝钗就是要嫁,也是风风光光的嫁的
4.黛玉开始劝宝玉考取功名,说出“东风西风论”,宝玉居然也开始读书了
5.π那个五香大头菜,人林姑娘前80回顿顿燕窝,到后40回就这玩意?不过如果是尝个鲜我能接受,宝姑娘和三姑娘想尝油盐炒枸杞芽儿,也打发过人去厨子那要呢。不过如果平时就吃这个= =
6.妙玉,虽然会“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但也不用思春走火入魔被强盗掳走强奸吧?太狗血了
虽然高鹗的续不好,但是我对结尾的那首诗很有感觉,就是那个:“我所居兮,清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我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另,矬子里拔大个,就是高续留传下来的原因了,虽然不好但是其他续更让人受不了的
忘了刚才还说什么了,就先说到这吧,以后想起来再补充
第4个回答  2009-04-24
我也是最近迷上红楼,就像周汝昌讲的,它的魅力能让你反复地一读再读,以至百读不厌。看第一遍的时候,看到后面林黛玉死掉的场面,心里也跟着难受。
其实,总的来说,红楼有太多的迷。研究红楼的人很多,想法也很多。我只是一名高中生,也没有太大能力去研究出什么东西出来。反正,就是很着迷。
对于高鄂,也有很多看法。有人很排斥他,说他完全颠覆了曹雪芹的本意,乱写一通。但也有人觉得他写的续本很好,甚至成就比原著还有高。其实,我的感觉跟你一样,看到后40回,突然间觉得味道不对。
有人研究说,高鹗利用宝玉,黛玉,宝钗三人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来作为故事的悲剧,并不是曹雪芹所写的那样。爱情的悲剧,悲的程度,远远不如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兴盛到毁灭来得悲。我想也是,因为曹雪芹本身也是原本出身大家族,后来沦落到要依靠别人生活的地步。也许正是处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才会写出后来的红楼梦。还有,忘记说了。据周汝昌《红楼小讲》中说,原本是叫《石头记》,《红楼梦》是后来改的。
还有,林黛玉的死也不是因为宝玉娶了宝钗。其实,黛玉之前之所以处处刁难宝钗,说话尖酸刻薄,是因为她误会了宝钗,总以为她会介入她和宝玉之间。薛姨妈是有将宝钗送入宫里的意思,而且后来也和黛玉说,要帮她配与宝玉。黛玉看《西厢记》,在当时所谓不干不净的书,被宝钗知道了,宝钗不但不为难她,还像姐姐一样教导她,说不要看这些不正经的书。这让黛玉很感动,从此和宝钗成为好姐妹,关系很好。所以,宝钗是不会夹在宝玉黛玉两人之间的,她心里明白,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很深,这一点,贾府很多人都知道。不然,王熙凤就不会拿黛玉开玩笑了。
总之,以上想法,都是我看完一些书后总结的,还蛮有道理的。你也可以去看看,红楼有很多东西值得去探究。不管怎样,很多人不喜欢林黛玉哭哭啼啼的样子。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她哭,是因为她对宝玉的爱,很深。她叛逆的性格,在当时是很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是,黛玉知道宝玉不喜欢考取功名,从来也没劝过他要好好读书,这让宝玉很感动。因为宝钗,湘云都说过,让宝玉很反感。所以宝玉说,她是他的知己。但是宝玉有一点很不好,明明很喜欢黛玉,还要到处“沾花惹草”,一会儿觉得宝钗很漂亮,又想对平儿示好,就连对袭人的亲戚,也想招进来当丫鬟,还调戏金钏。
说了这么多,嗯,你自己慢慢体会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