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看你被扣钱的数目大小来分析,提供几种情况作参考,然后你可以根据具体数目去进行排查。
1、你是否在这个平台开通了免密支付,或者授权自动扣费。
2、你是否参与了平台上的什么活动,如自动扣费抽奖、参与了省钱分月续费什么的。
3、你绑定的
支付方式,除了你自己外,其他是否有人能用你的支付方式进行操作。
拓展资料:
京东、
唯品会和蘑菇街尽管都获得了微信的巨量引流,但是最终指向的还是其本身的电商APP——即社交流量的中心化,这与微信本身分散的流量是矛盾的。
并且在微信社交流量的获取和运用方面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完全激发和获得社交裂变的流量效应。
而
拼多多正式上线后在
微信平台上长期以轻量型的H5、小程序、公众号形式存在,直到2018年才开始大规模的向自己APP导流,这种便利用户的
商业模式让拼多多的GMV增长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相比传统的APP引流,拼多多社群拼团的方式更能够广泛吸纳用户消费,充分利用微信的社交流量资源,带动活跃用户高速增长。
2019年10月,微信发布《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开始收紧对电商等外部链接的管理,导致大批依赖微信流量的社交电商遭遇重创,但拼多多却全身而退。因为在此之前,拼多多已经成功完成了对微信流量的清洗。
不过,拼多多的成长环境也并不是一马平川的。随着社交电商的快速发展,巨头们也开始实施围追堵截策略,代表性的竞争对手包括京东拼购、苏宁拼购、
淘宝特价版等,此外淘宝还因此重启了
聚划算的改版。
在拼多多发展势头愈发明显的2018年,各家纷纷将内部原有类似业务改头换面,战略地位做大幅提升,有些甚至成为公司级战略项目。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京东苏宁淘宝的拼购和低价包邮业务均属于“起大早、赶晚集”阶段。
单纯从产品形态和模式上对标拼多多,并不能拉回被拼多多“薅走”的用户和GMV。支撑拼多多靓丽业绩数字的背后,是其坚实的核心能力和
资源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