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诗宋词的理解

400~500就可以了
不是对某一首诗词的理解,而是对唐诗宋词的理解或想法

也许在那个年代,唐诗与宋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然而,作为一个后人,我头脑中的唐诗与宋词已是水乳交融再也分不开了。

从牙牙学语便开始一字一句地背唐诗与宋词,都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侩炙人口的作品。可是一个小孩不会了解那么多,所以打开始接触,唐诗和宋词便牢牢地系在一起了。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初唐时期便有优秀的“初唐四杰”为诗呈现出新的面貌。于是在很短的时间,伴随着唐的全盛,唐诗也到了这个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大放异彩的时期。“盛唐之音”是谓为壮观的,多种体裁的诗不断涌现出来,很多诗都有种蓬勃向上的盛唐时代精神。众人所知的便有李白与杜甫,都为这个时代涂上了绚丽而不退色的一笔。

中唐先期,陷入了盛唐后的空寂,然而后期,许多优秀的诗作又如雨后春笋,在历史的诗篇上留下痕迹,到了晚唐,即便国家衰落,李商隐等人却为唐诗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让唐诗不随时代消亡。

不知何时开始,也许还在唐代,宋词已在积极的文风中吸取营养了吧!于是,文学史上有了不同于诗的另一高峰——词。首先,崭露头角的大概是花间词派,因《花间集》而名,词风香软浓丽,让人陷入一种缠绵悱恻的词味中,其中有温庭筠情致幽远的作品及韦庄清丽疏淡的作品,影响很深。

词的发展也是很快的,仿佛前一日人们在为绕梁不去的盛唐之音沉迷,而今晨词已占领了高峰。这当然与柳永、苏轼等优秀文人分不开。然而,相比于唐代的众多派别,词仅被后人定为婉约与豪放两派,一家可做两派词,这也使词更加灵活。

诗与词,唐诗与宋词都是应运而生,值得后人百般咀嚼。

王维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丽恬淡令人流连,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使人感伤,还有陆游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迈振奋人心,还有李后主的清冷小楼,一江悉绪;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的大江东去;姜夔的波心冷月;李清照心中的梧桐细雨......无不令人迷醉。

那么,就让我迷醉在这唐风宋雨中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7
《归去来兮辞》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语文人生 ·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论他这种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但他毕竟不同于劳动人民。他写《归园田居》也罢,写《归去来兮辞》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话虽过,但可以见出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