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童趣》和《论语十则》的习题

老师的作业,要我们自己找习题,所以不用答案
还有。。。不要太难。。。至少要五题哦!
那个。。。好心人看下啦。。。帮忙。。。

论语十则

1.文学常识:

《论语》是 经典之一,记录 及其弟子 的 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 ,字 ,

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学生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孔子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尚书》《诗经》《周易》,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2.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论( )语 陬( )邑( ) 愠( ) 三省( )

传( ) 殆( ) 罔( ) 凋( )

3.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

4.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从文中找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句子。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6.“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顺接,指用“而”字连接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如“学而时习之”这种情况,在白话里通常不必用起连接作用的词。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这里的“而”字同白话里的“可是、但是”相当。从课文中找出顺接、转接的例子。

表顺接:

表转接:

7.找出词类活用的句子。

8.找出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成语:

格言:

警句:

参考答案

10 《论语》十则

1.儒家 孔子 言行 语录体 丘 仲尼 春秋末期 思想 教育

2.lún zōu yì yùn xǐnɡ chuán dài wǎnɡ diāo

3.“说”同“悦”,“女”同“汝”,“知”同“智”。

4.(1)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学过的功课,不也高兴吗?“说”同“悦”,愉快。

(2)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三省:多次检查,反省。

(3)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故:旧的知识。

(4)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罔:迷惑;殆:有害。

(5)士大夫不能够不强毅。弘毅,强毅。

(6)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给予别人。欲:要;施:给,送。

5.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表顺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转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指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知识。

8.判断句:是知也。(“也”表判断语气)

省略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动词“择”。

可以为师矣:“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之,代能温故而知新的人。

9.略

10.略

童趣

1.从基础做起,注音:

明察秋毫( ) 壑( ) 癞( ) 鞭( )

2.沈复,字______________,长洲(现在______________)人,清代____________。

3.据原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_____________________,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如鹤唳云端,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第三自然段: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个小翻译!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见二虫斗草间。

6.让学生听录音,概括出文中描绘了几件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8.弄清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2)又留蚊于素帐,徐喷以烟。( )

(3)鞭数十,驱之别院。( )

(4)以虫蚊为兽。( )

9.弄清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1)必细察其纹理( ) (2)昂首观之( )

(3)使其冲烟飞鸣( ) (4)常蹲其身( )

(5)观之,兴正浓( ) (6)驱之别院( )

10.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1)明察秋毫 (2)藐小

(3)怡然自得 (4)庞然大物

11.简答题:

(1)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举例说明)

(2)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并说明原因。

12.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很多趣事,请你学着运用记叙、描写的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说出自己童年的一件或两件趣事。

参考答案

1.háo hé lài biān

2.三白 江苏苏州 文学家

3.夏蚊成雷 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 徐喷以烟 青云白鹤观 怡然称快

4.略

5.(1)用心地想像,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2)常蹲下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

(3)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4)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间争斗。

6.帐中嬉蚊 神游丘壑 鞭驱虾蟆

7.(1)见/……必/……故/……

(2)……则/……/果然……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之/……作/……

(5)见/……庞然大物/……,盖/……

8.(1)自己 (2)慢慢地 (3)用鞭子打 (4)把……当作……

9.(1)代藐小微物 (2)代夏蚊 (3)代蚊子 (4)代自己 (5)代二虫

(6)代虾蟆

10.略

11.(1)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举例略)

(2)略(言之成理即可)

12.略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1
1.《论语》十则 是谁写的?
2.《童趣》中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任选两件加以概括。
3.找出《论语》十则中哪些是学习方法的?
4.找出《论语》十则中哪些是道德修养的?
5.找出《论语》十则中哪些是学习态度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1-16
《童趣》的
一、填空。
1.《浮生六记》包括_ _ _ _ _ _。
2.《浮生六记》是_体的散文。
二、分层。
(1)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 作青云白鹤观。
(6)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 蹲其身,使与台齐。
(8) 见二虫斗草间。
(9) 盖一癞蛤蟆。
三、基础部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四、作者儿时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
五、作者回忆了童年的那几件趣事?
╮(╯▽╰)╭想不出来了,参考参考吧!
《论语十则》的
一、填空。
⑴《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三、《论语》是采用什么体例来写的?
四、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2.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由,诲女知之乎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从文中找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的句子。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
唔~~~给你出完了,自己做吧,嘿嘿,应该不难。
第3个回答  2009-11-19
1.《童趣》中那两个词语能体现出作者得到物外之趣的心情?————和————。
2.《童趣》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几件事?

——————————————————————。
3.作者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有哪些?

————————————————————————————。
4.《论语十则》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富含了什么哲理?

——————————————————————————————————。
5.《论语十则》中体现作者严于律己的优良品质的是那句话?

——————————————————————————————————。
第4个回答  2009-11-01
《论语》是记录( )的一本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地( )、( )。

请翻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参考资料:真不要答案吖?要的话加我!不过我很少上唉,没时间…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