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2-05-10
君子之德是指“有德之人”,而不是上层;小人指的是“无德之人”。关于德的概念,道家讲无为,一般认为德是道的体现,而道法自然。这是道家的基本观点。儒家一般为“入世”,常指德指德行,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礼仪、人伦等规则。 把君子解释为“上层”、把小人解释为“百姓”的人,国学常识有问题。 但是,之所以出现上述解释,是因为有些人接受了这样一个假定:儒家或道家是一部教统治阶级如何统治的学说。假定不同,得出的解释就不一样。所以要警惕文化背后暗含的政治博弈。儒或道或释不是统治阶级发明的,它本身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各家学说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是对中华文化的概括。所以,每当有异族统治者统治时,必须先学习儒家学说,才能治理中华,结果最后也就变成了我们,而每当其做法不得民心,失德时,就会被下台。这叫无道,或无德。社会必须让有德之人,有正气之人来引领其道德体系。在当下金钱崇拜、中华文化自信缺失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第2个回答 2007-01-24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第3个回答 2013-06-05
“德”之一词,在古代汉语言里是个义项丰富的概念,都是单用的。到了现代汉语里,大部分义项的“德”都与一些相关的语素结合成了双音合成词。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词汇来释“德”,有常义如下——
“德”之本义是社会或群体的道德规范;引申为人的品德;再引申为人的美德,如所谓“有德”“缺德”是也;有时还指物之美性,如所谓“玉有五德”是也。
《论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中的“君子”,从季康子问政的上下文来看,当为“上层的为政者”,“德”,当为人之美德也。“小人之德”言百姓之品性(民心民性)也。
所以上文原意当解说为:上德如风,民性似草,风拂草上,必从风倒。
后世直到现在,世人常把夫子的这一番言论,作了引申的理解:美德如风,民性似草,风拂草上,必从风倒(这其中只有一字之差,可意味却迥然不同了)。言一种美德可以化成一种社会风气,滋润和教化天下,就像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碧绿的原野(在这里,“君子之德”被泛化为“美德”了,这种“美德”也就不一定是指为政者的“上层之德”了)。
对典籍的引申和发挥,往往是一个民族观念文化发展史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某种引申和发挥的成果成为了大众的认同,它也就成为了一种民族的文化元素,而沉淀下来,沉淀在了民族的文化记忆之中,而获得了其自身的合理性。
笔者以为,上述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