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如题所述

“修改符号”也称“校对符号”,是文章修改中的专用符号。

文字在排版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错误,如缺漏需要补入、、倒放需要搬正、多余需要删去、字体字号上有错误需要改正、文字有前后颠倒或有侧转、有的问题需要说明等等,此时需要采用特定的符号在不影响其他排版的前提下,对排版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为了使作者、编辑在修改文章时,都能够采用一致的符号,达到文面整洁、美观、醒目的效果。1981年12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对不同情况使用何种校对符号作出了规定。


扩展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中提到的校对符号共有改正、增补、删去、保留、换字、对调次序、移位、另起行、转移、加空、代替、说明、分开等22种符号。并对各种符号进行了图例说明。

2、使用校对符号的注意事项:要注意校样中的校对引线不可交叉,改正后的字符书写清楚,校改外文要用印刷体,根据校次分别用红、纯蓝、绿三种不同颜色的墨水书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中改正、增补、对调修改符号使用说明:

改正:改正的字符较多,圈起来比较困难时,可用线在页边划清改正的范围,必须更换的损、坏、污字也用改正符号画出。

增补:增补的字符较多,圈起来比较困难时,可用线在页边划清增补的范围。

对调:既可用于相邻的字词也可用于隔开的字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校对符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修改符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校对符号 国家标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02“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03“前后矛盾”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04“词语搭配不当”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05“语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06“重复啰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07“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08“不符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09“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第2个回答  2020-04-29
lz,不好意思,这里修改符号,不好使。所以,我给你说出答案,自己在上面修改吧。请谅解。
1
使去掉
2.工作,改为贡献
3.的病去掉。
4.立刻或马上删去一个。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13

你知道什么是修改符号吗

第4个回答  2020-09-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