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交行古诗中第三句为啥八个字?

如题所述

您说的人,是杜甫《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对么?

贫交行,体材上,属于歌行体。初唐时,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形成。

明代徐师曾,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换言之,歌行体诗歌,较之律诗,本就以格式,句型多样,不受,或少受约束为鲜明特征。每句字数上,并不整齐,形成一种随意,以及错落的独特美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7
歌行体,很正常
我们可能最熟悉的就是唐诗里的近体诗,五言四句为五绝,五言八句为五律,七言四句为七绝,七言八句为七律。可是唐诗里还有很多歌行体诗歌,并不遵循上面所说的绝句、律诗的格式。而是形制很自由,平仄和音韵都没有近体诗那么严格。
另外,我们还熟悉一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后两部分,字数不一样。
另外,除了歌行体,还有古诗也不讲究字每句数完全一样,具体可以看《诗经》里,很多这样的例子。
话说回来,《唐诗三百首》(实际上唐朝诗歌3万首都不止)里,收录的诗歌,很多歌行体,或者新体诗(自由体),李白大大就最喜欢这样的自由体诗了,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等,杜甫大大也喜欢写这样的自由体诗歌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这个比较特别,行字就点明了是歌行体),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行字点明歌行体)
也需要另外注意,歌行体也不是说一定每句都不一样长,如《琵琶行》就都一样长。歌行体主要是平仄音韵和长短上都比近体诗要随意,没近体诗那么多规则。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