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责任的性质不同。
绝对无过错责任不具有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性,而在于对受害人提供补偿,补偿功能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律特征,至于因何发生这种损害行为“则是现代社会必要经济活动,实无不法性可言"。因此,它不能起到预防不法行为之作用。
而相对无过错责任仍然是以过错为归责原则,只是法律加大了加害人的注意义务,因此相对无过错责任还是具有一般民事责任的教育、惩罚等性质。
2、最后的责任分担情况不同。
由于绝对无过错责任的基本思想是对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因此在侵权领域中,绝对无过错责任往往和保险制度联系在一起,通过保险制度实现损害分配的社会化。
而相对无过错责任,因为法律加大了加害人的注意义务,因加害人未能尽到义务,所以要对受害人提供补偿,它并不以保险制度而分配损失。
3、免责情况不同。
绝对无过错责任并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一旦损害发生,就应承担责任。并不存在免责的事由,而相对无过错责任承认加害人有反驳的机会,在存在不可抗力时,也有机会免责,所以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归责方法。
4、司法审判实践的情况不同。
绝对无过错责任并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对有无过错举证,而只要有因果关系的存在,故法官对此责任的适用缺乏弹性和适应性,而相对无过错责任给法官在认定加害人举证反驳,提出免责事由单方面的认定有了一定的裁量权,有利于法律原则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变化发展。
这归根于两者的性质,一个以分配损失为必要,一个仍然以过错补偿为原则。有学者把两种责任最基本的区别归纳为两点:第一,受害人的过失能否成为两种责任的免事由;第二,不可抗力能否成为两者的免责事由。
两方面的区别非常精辟的反映两者在具体适用过程的差别。当然从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两种责任完全可以合并存在,相互补充。
扩展资料: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了过错推定规则:“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于过错推定加重了行为人的证明责任,因此,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过错推定规则。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下列侵权责任应适用过错推定规则: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内受到损害的侵权责任
2、在高度危险责任中,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
3、在饲养动物损害中,动物园所承担的侵权责任.
4、在物件损害众人中,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脱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过错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错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