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律电影的叙事策略(上)DAN 发布于:2009-01-30 18:12
[若转载,请联系: DAN,utopia.dan@gmail.com]
美国法律电影由于情节设置的不同,所探讨的主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法律电影力图突出法律故事中案情的戏剧性效果,表现法律故事从案件发生到审判这一过程。这类法律影片利用信息将故事串连起来,而信息本身会利用叙事策略的选择而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的前后因果关系中去,例如影片《杀死一只知更鸟》、《爱在冰雪纷飞时》等电影;而还有一些电影探讨例如私刑、死刑等问题,这些电影在情节设置上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可以采用一定的叙事策略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也能起到很好的叙事效果。本节主要讨论美国法律电影中两种最为常用的叙事策略。
(一)信息抑制型叙事策略:
信息抑制型叙事策略是指在影片叙事过程中,打断事件与事件之间最关键的联系,将其中的因果关系通过某种手法暂时抑制,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点。这一叙事策略是美国法律电影中最常使用的方式。由于美国法律电影在叙事上常常会包含到两个故事:违法犯罪的故事和辩护律师或者控诉检察官发现事实真相的故事。犯罪故事总是在这类法律电影开头处即开始叙述,在不久之后犯罪故事叙述收束或者暂时收束。犯罪故事在这有限的叙述中总要显示一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只是犯罪故事事件序列中的一部分,而更多的更重要的信息则会被压制。在美国法律电影中使用这一策略使得法律电影的故事环环相扣,从而使整个叙事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以影片《爱在冬雪纷飞时》(1999)的开场部分为例:
镜头编号
景别
内容
1
近景
镜头推;在一个雾气弥漫的夜晚,一个男人站在自己船的桅杆上,灯随着人一起左右摇曳。桅杆摇动的声音。
2
特写
火柴点着了油灯。划火柴的声音。
3
中景
一个人提着灯在船舱外走动。响起汽笛声。
4
变焦
雾气中一个人提着灯在站在船头吹起号角声。音乐加号角声。
5
近景
男人提着灯,似乎发现了什么人。
6
近景
另一个男人穿着雨衣,手里拿着鱼叉。
7
大全景
清晨,一艘船在海的中央,两边是山,雾气很大。
8
中近景
一滴滴细细的雨滴拍打着水面。海鸥叫声。
9
特写
渔网被慢慢拉起。
10
中景
两个人一起在拉渔网,天上飞着海鸥。
11
特写
一只手把渔网慢慢拉起。人声:我们不该拿这些鱼的;先别管这么多。把渔网收起来再说。我觉得你……
12
特写
甲板上的鱼在不停跳动。人声:我的妈呀!
13
特写
渔网正慢慢往上拉,水里隐约有个东西。人声:我们一定要同时拉才行。
14
近景
一个男人往渔网下看,突然作呕。
15
近景
从渔网中一只手的特写摇到渔网中一个男人的头。渔网中有一具尸体。
16
近景
这个男人往后退回身体。声音:另一个男人作呕声。
17
特写
从渔网中一只手的特写摇到渔网中一个男人的头。渔网中有一具尸体。
18
全景
一艘船的全景,船上两个男人:一个在呕吐,另一个看着渔网。
19
特写
渔网中尸体头部特写。尸体在水中上下漂浮。
20
远景
镜头摇,天上飞着一只海鸥。
21
大全景
俯视镜头,一个大房间,很多人在摆弄渔网。人声:除了这几个人外,昨天你们还有谁看到卡尔。
22
中景
警探在询问案情。人声:你问这些干嘛?只是想知道谁跟他说过话。
人声:一起雾我就收网离开了,那种天气不可能捕鱼的。
23
中景
一个人(记者)往前走。人声:现在有费瑞、哈维、莫顿和宫本。还有其他人吗?小日本。
影片开场的23个镜头交代了两个故事的基本情况。
23个镜头中一共出现了6个特写镜头。频率大致为每4个镜头中出现一次特写镜头。由于特写镜头只聚焦于事物的一个部分,后景虚化严重,所以很容易强调出某种事物的特性或者展现出某种细节。也是因为如此,特写镜头同时能抑制画面内的其他信息。所以特写镜头相对与其他景别如全景、远景、中近景来说,其信息含量是最少的。因此在这23个镜头即影片的开始部分,信息含量实际上是被压抑的。
再如法律电影《刺杀肯尼迪》的叙事从总统肯尼迪被杀开始。下图为开头部分交代肯尼迪遇刺这一事件的5个镜头,如图所示:
上述5个镜头简洁地将事件序列在银幕上呈现出来:肯尼迪在一次公众露面场合被枪击。然而5个镜头中所包含的信息对于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说却并不是那么完整。当我们需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时间序列时所应包含的信息起码需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在新闻中这5个要素被称为 “新闻五要素”。
从认知习惯上来说,人们对一个事件的认识往往是从这5个方面开始的,同时这5个方面也是一个客观事件必须具备的构成要素。由于时间要素在之前的画面有所交代,即1963年11月22日,而地点、人物和事件的信息在这5个画面中都一一得以交代,唯独缺失了同样极为重要的因果关系。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认为,镜头在交代肯尼迪遇刺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因果关系起码是不完整的。之所以可以如此判断,那是因为在这5个镜头中包含了一个黑场。黑场显示着影片制作者有意将连贯这一事件的某些关键信息抹去,从而导致了一个完整事件序列的不完整性。但是为了使前后镜头依然能够保持某种因果关系的存在而能够让观众理解其中发生的事件,镜头3使用了声音来使电影叙事前后保持完整和一致。
所以在这5个镜头中,虽然存在一个黑场,但仍然不会妨碍我们去理解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听到了一声枪响。这很容易使观众将枪声与肯尼迪遇刺联系起来。这一处理很快引起了观众的疑问:“是谁对肯尼迪开枪了?”这正是影片所抑制的信息,同时也是影片中调查团得以展开调查的核心问题。所以在这部影片中,被抑制的信息成为驱动故事不断推进的动力。
《极度重罪》以案件发生的结果作为叙事的起点,将叙事时间定在案件审判之前:一个小镇发生连环枪击杀人事件,凶手未知。我们在画面上仅仅能够看到一排竖躺着的小孩的尸体。
《毒室裁决》的开头部分同样属于这种“信息抑制型”的叙事方式。影片在开头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一名犹太律师的办公室被人放置炸弹将其两个小孩炸死,随后一名叫森祁贺(Sam Cayhall)的三K党分子被捕入狱。然而,影片开始时缺失了一个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因果关系:森祁贺是否就是放置炸弹炸死两名小孩的罪犯。事实上在故事后面的发展中交代,放置炸弹的另有其人,而森祁贺只是替罪羔羊罢了。
(二)强化情绪型叙事策略
信息抑制型叙事在影片叙事的过程中通过将故事中的某个关键信息抽离,从而调动起观众的兴趣点。与这种叙事策略不同,强化情绪型的叙事策略是指当故事情节的设计使得观众能够对结果有所期待时,通过不同的电影手法使观众的情绪获得强化。从总体上来说,电影叙事中强化情绪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降低信息量来达成,另一种通过情节设计来达成。
(1)降低信息量来突出情绪
以希区柯克的法律电影《我忏悔》中警方介入调查神父的片段加以分析:在影片开头已经交代了案件的前因后果:在教堂做杂工的凯勒入室盗窃被在家的伊列斯特发现而杀了他(故事交代凯勒每个礼拜三都会到伊列斯特家做客)。因此我们能够猜到影片的结果:凯勒被绳之于法。因此观众在整部影片的欣赏过程中,并不会像信息抑制型叙事的法律电影那样乐于探求案件的真实面貌,即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而转向对神父的处境的担忧。所以在这种情节结构下的法律电影不可能再次采取上述的第一种叙事策略,转而侧重描述信息之外的其他方面。
《我忏悔》中有如下9个镜头:
镜头序号
剪接方式
内容
①
——
警方之间的交谈。
②
叠化
倾斜教堂建筑,白天。
③
叠化
警方调查1。
④
叠化
倾斜的教堂建筑,白天。
⑤
叠化
警方调查2。
⑥
叠化
倾斜的教堂建筑,天色稍暗。
⑦
叠化
警方调查3。
⑧
叠化
倾斜的教堂建筑,夜晚。
⑨
叠化
警方调查4(调查到罗根神父所在的教堂)。
在这9个镜头中,我们无非是看到两种不同的画面。一是警方在排查案发当晚有哪位神父外出过;二是倾斜的教堂建筑。在警方调查的系列镜头中,我们得知案件调查的逐步进展,但是每个调查的镜头都只持续2秒左右;在教堂建筑的系列镜头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无非是:1、天色的逐渐变化;2、由倾斜的教堂形象带来的情绪;同时在镜头叠化的过程中起音乐。这两类信息其实都不能左右故事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这9个镜头中所蕴含的信息含量并不大。那么这9个镜头的作用是什么呢?
K·T·斯托曼在其著作《情绪心理学》中讨论了认知与情绪的关系。他指出认知与情绪是互为因果并且相互干扰的关系。聂欣如教授在《电影的单调性语言》一文中表述得更为清楚:“从语用的角度看,运动是不断输入新信息的方式。一般来说,静止的镜头信息量比运动的少;持续时间一长,本来不多的信息量更趋于衰减,但情绪的感染力却有可能增强。”这一理论可以对上述9个镜头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信息量的降低,影片叙事实际上将叙事重心放在为观众制造某种情绪。所以当警方因怀疑而调查罗根神父时,影片出现了8次连续的叠化镜头和倾斜的教堂建筑配以音乐来表现这种不安的情绪。《我忏悔》中其实是利用重复和音乐来降低信息含量,从而使认知下降、情绪上升。
《死囚之舞》为了表现死刑的不人道,在当狱警为死囚罗伦斯剪头时,使用了升格摄影与音乐的配合来降低信息含量的做法。我们知道升格摄影造成影片的“慢动作”的效果,也就是将一个动作的持续时间拉长,因此造成电影叙事时间的延长效果。当一个事件在电影中的完成时间超过了它在实际环境中所需时间时,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含量就会下降,从而激发出观众的某种情绪。
我们在很多美国法律电影中都能找到通过降低信息量来抒情的例子。例如《毒室裁决》中表现森祁贺被处死的片段时使用了特写镜头加音乐的方式来降低信息含量;《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通过表演来降低信息含量:当黑人罗宾逊被判有罪之后,影片使用全景镜头来表现白人辩护律师芬奇整理文件。由于芬奇在全景镜头中所占的画面比例很小,他的动作幅度在画面表现上来看也就相对显得很小。这种做法也能有效地降低画面的信息含量,降低观众的认知水平,从而使情绪得到抒发。
(2)通过情节设置来产生情绪
情绪的产生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也有密切的关系。和上文中论述情绪与认知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同,这里所说的认知,是指每个人自身的信念和所持有的价值观。这非常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例如当我们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的态度恶劣,我们可能会愤怒。这时我们的想法可能是:“我是到商店来买东西的,我花钱还要看你的脸色。”于是和售货员吵架。但是还有另一种可能,我们不发怒。这是我们的想法是:“售货员没素质,和没素质的人吵架降低了自己的素质,还要弄得一天都不高兴,划不来。”之所以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是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这些例子其实都证明了情绪的产生与自身的认知有关。而直接导致情绪产生的则是源于外界的客观事物的某种刺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受到某种刺激以后产生的身心激动的状态。
美国法律电影通过情节设置能够使观众达到这种刺激,并产生某种情绪。这种刺激可以通过情节中的强烈对比和反差中获得。例如《狂怒》中暴民用木桩撞开警察局的大门,试图将乔抓出来的时候,乔却抱着他的小狗蜷缩在监狱角落的一旁独自等待生命的终结;而当乔的未婚妻追到监狱的时候,看到的是众人的得意与一间熊熊大火的监狱。正是在这样一个缺乏公正的环境中,乔体验到了作为一个文明人变成一个残忍且满怀痛苦的人的过程。通过这一情节设置,影片有效引导观众思考如下这个主题: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基本的公正和监督程序,任何人都可能走上犯罪的不归之路。
再如《黄牛惨案》将故事放在美国西部来表现泛滥私刑问题时,影片结尾的情节设置:不分青铜皂白的非法民团队伍以杀死牧场主金凯而将三个赶牛人绞死,在梅泼斯将情况汇报给警长时才发现,原来牧场主金凯并没有死,并且,开枪打伤他的罪犯已被抓住了。人们惊呆了,杰尔·卡特突然想起其中一个赶牛人马丁在临时前写给他的妻子的遗书,便拿出来念道:“法律是人类的良心,人类没有良心就谈不上文明。”
参考资料:http://www.mtime.com/my/755810/blog/165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