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脚与西服》是张邦梅为张幼仪写的个人传记。书中不仅写了张幼仪坚强的一生,还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对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的两段恋情,张幼仪同情陆小曼,却打心眼里恨着林徽因。
(影视中的徐志摩)
说起来,在张幼仪看来,这两个女人都是她的情敌,为何张幼仪是这样的态度呢?
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婚姻,是旧式的。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种。
当时,张幼仪还在江苏省立女子学校读书。
她的四哥张君璈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有一次,在巡视杭州一中时,见到了在该校读书的徐志摩。
18岁的徐志摩风度翩翩,又很有才华。张君璈认为,这样的男子,正好与妹妹张幼仪相配,于是主动说和。
要知道,张幼仪的家中可是名门富户,哥哥们又做着官,是很体面的人家。
徐志摩的家,虽说也是江南富商。但相较而言,比不上张幼仪家。徐父对于这桩儿女亲事,自然求之不得。
所以,都不等张幼仪毕业,便催着她辍学与徐志摩结了婚。
然而,受新思想影响的徐志摩,虽不能反抗父母的权威,却也不喜欢父母给他安排的这个妻子。
(张幼仪旧照)
1918年,张幼仪生下了长子阿欢,徐家高兴不已。徐志摩也觉得已经了却父母心愿,终于可以借口留学离家而去了。
不过,伪单身的日子没过多久,他便迫于张幼仪二哥张君劢的催促,不得不把张幼仪接到身边。
这让徐志摩颇为沮丧,因为此时,他正狂热地爱着林徽因。
所以,带着憧憬而来的张幼仪,只看到徐志摩的冷脸和挑剔的眼神。
尽管如此,张幼仪在不久后还是怀孕了。
然而,令她心寒的是徐志摩,不仅要她打掉胎儿,还要和她离婚。用徐志摩的话来说,他们俩就像小脚与西服,是极不相配的。
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又即将被抛弃。对张幼仪而言,无异于天塌地陷。幸好张君劢当时在巴黎,她写信给张君劢讨办法。张君劢表示,不要打胎,他愿意收养。并安慰张幼仪,不要担心, 把事情都放下,到巴黎去找他。
张幼仪在生下孩子后,和徐志摩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徐志摩自此成为单身的自由人。
徐志摩之所以要匆忙离婚,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看上张幼仪;另一方面则是当时林徽因和他在热恋之中,林徽因曾痛苦表示她不愿为妾。
不过,当徐志摩拿着离婚证书赶到林徽因的住处时,却发现林徽因已经随父亲林长民回国了。
(林徽因旧照)
徐志摩随后也赶回国内,尽管两人多有书信往来,但造化弄人,林徽因这样的好姑娘很抢手。林长民的好朋友梁启超已经先下手为强,替儿子梁思诚定下了和她的婚事。
1925年,徐志摩结识了有交际花之称的陆小曼,再次陷入热恋。
从这段感情开始,徐志摩的家人和朋友就不赞成。不过尽管压力重重,两个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然而,陆小曼这样精致的交际花,不是徐志摩能供养得起的。
徐志摩做教授,并不算很阔,且家里又断了生活费,经济上颇为勉强。
但陆小曼从小就是只懂得花钱不知道赚钱苦的人。她的开销,让徐志摩逐渐不能应付。
钱的事和不被徐家接受的事,都让陆小曼不满。两人也横生龌蹉,婚后的生活,让两个人都心力交瘁。
此时,徐志摩应邀去北京任教,他以为陆小曼与他同去,也许换个地方,陆小曼会好一点。
但是陆小曼不愿意离开十里洋场,还有上层社会的社交。
于是,徐志摩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同时,为了应付陆小曼的开销,他又做了若干大学的兼职。
越是对婚姻失望,徐志摩的心里,越是想念林徽因的好。
(陆小曼旧照)
1931年,陆小曼由于钱的问题,接连给徐志摩拍了多份电报,催他回家。
徐志摩匆匆搭乘张学良的私人飞机赶回上海。
据张学良回忆说,两人一见面,就爆发了争吵,陆小曼气得将手中的烟枪狠狠砸向徐志摩的脸上,幸好徐志摩躲开了。
徐志摩一气之下,甩手而去。
次日上海大雾,但徐志摩却急着要去听林徽因的演讲。他搭乘了一架邮政飞机,结果坠机身亡。
对于徐志摩的死,陆小曼与林徽因各有表现。
陆小曼听说后,当即昏厥过去。醒来后,不顾病体,坚持要去山东接徐志摩的遗体。还是在家人和朋友的死命劝说下才作罢。此后,她不再应酬交际,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
林徽因听后,也颇为悲痛,她拜托梁思诚去处理徐志摩的身后事。
梁思诚知道林徽因和徐志摩曾有过的感情,所以在飞机失事的地方,拣了一块飞机上的木头残骸,带回来交给林徽因。
林徽因将这块木头残骸挂在床头,以作纪念。
不过,林徽因后来对她的儿女们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当年徐志摩爱的并非真正的她,不过是诗意浪漫想象出来的她罢了。而真实的她,并非徐志摩所想的那个人。
这话,也许是对的。
但是,在张幼仪看来,林徽因实在凉薄,明明答应了徐志摩,最后却嫁了梁思诚。当然,在徐志摩心里,林徽因就是他的白月光,红玫瑰,哪怕陆小曼风情万种,又怎能取代林徽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