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9-07-26
当长大后我成了你
我一直保持平静而坦然的心,站在五尺讲台,努力教书。尽管有三点一线的枯燥乏味,有无休止的劳顿和潇洒的失去,然而,心是平静的,平静如水。
偶尔的一个下午,碰见十五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那时,她是我的课代表,一直渴望做一名老师,现在,她如愿了,在一所小学教书。
“还好吗?”我的语调充满了关爱和柔情。“不好!”她很果断。“怎么?”我诧异。“幸子老师,都怨你!”一种娇滴滴的语气,“那时,是你,让我们跟秦牧同逛《花城》,随碧野共游美丽的天山;是你的谈吐和气质让我感受到了教师的神圣和魅力。从此,我下决心,一定像你一样!”“感觉不一样了,是吗?”我在试探,也在明知故问。“是的,太累太枯燥了,心中美好的东西现在一扫而空,烦透了!”我无言以对了。她已经消失在我的视线中,而我,却思绪乱飞。不禁想起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前常听,并无多大感觉,而此时,却完全不同了;不自觉地想起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想到了钱钟书的〈〈围城〉〉.......
人或许只是一种不断的反复,不是吗?当心有了停泊的岸,另一颗心又开始注视,注视开始出现的一切。于是,感到外面的世界才是精彩的、美丽的,风景吸引了你,而你,却忘记了自己。
其实,世间有多少无奈的安排,有多少令人心碎的遇合啊!无论是痛苦失意,还是离愁别绪,只要,只要好好端详你的悲伤和失望,你会发现,上苍赐给你的,原来是怎样清澈与美丽的一种命运。
此时,心不再平静。我一直没有发觉,一直不能看清楚,世界所有的事物在最初原本都并没有分别,造成它们以后的分别的,只是我们自己不同的命运而已,而我所能得到的,所能拥有的,只是一种有限的幸福和快乐而已。
~~~~~~~~~~~~~~~~~~~~~~~~~~~~~~~~~~~~~~~~~~~~~~~~~~~~~~~~~~~~~~~~~
长大后我成了你
山观实验小学 徐洁
我永远都记得你——我的启蒙老师薛瑾,尽管你不当老师已经很多年。
1985年,我小学一年级,才七岁,可是我是真的清楚地记得我当时是满怀的憧憬,满腔的希冀的。多么好,我遇见了你,薛老师。
我们怯怯地,甜甜地叫你老师,你还我们羞涩的,亲切自然的笑意。是的,你其实也不过是个孩子,刚刚走出初中的大门,脸上分明还保留着学生般的青涩稚气。在这样温和淡雅的笑意里,我们很快成了薛老师深爱的孩子----不,朋友吧,还是朋友来得更贴切一点。
记忆中我们的校园是很破败的,低矮的平房,泥土混和石子的操场,破旧的风琴,连柳树都是古老的。想起那棵数人环抱的可爱的柳树,更想念你了,老师。春天的时候,古老的柳树变成了校园里迎风梳妆的大姑娘,婀娜的柳条轻舞飞扬,裹满嫩嫩绿绿的芽孢,说不出的舒展。男孩子们按捺不住手痒折了来当鞭使,我想着他们怕是要挨批挨骂了,可是你款款走来,依旧笑意盈盈,只是温柔地将他们手里的“鞭子”接过来,在指间飞舞缠绕片刻,编成一个漂亮的“叶环”,戴到男孩头上:“喜欢它,也别抽疼了它呀,这样多好看哪!”啊,亲爱的老师,你的手指多么神奇,我仿佛看见柳树爷爷也露出了欢喜的笑颜。
真的,你的手,也会说话。下课的时候,你也变成了跟我们一般大的孩子,和我们一起跳绳掷沙包。你甩绳的时候,我看着你白生生的手在空中划出一个个优美的圈圈,玩沙包你也是高手,五个手指灵活地上下翻飞,让我们钦佩不已。“铃——铃——铃——”当上课的铃声响起,而教室里的我们还沉浸在课间的兴奋中没有安静下来,你只是笑吟吟地静静地站在教室门口,宠溺地看我们,然后调皮地伸出你的食指放到嘴边轻轻一声“嘘——”便似有无穷魔力,让我们躁动的情绪安宁下来。
对了,只有初中毕业的你,居然会弹琴!音乐课,那台破旧的老风琴被我们早早地抬到教室,而你,踩动踏板,跳跃指尖,在当时幼稚的我们听来有如“天籁”般的音乐便出来了。就是这件简单破旧的乐器,和你,开启了我热爱音乐的门扉。
后来,我带着你给我的知识、力量和信心、勇气,顺利地走过小学,中学,带着对你的仰望和热爱跨进了师范的大门,后来的后来,我就成了你——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我的脑海里深深地印有你刻下的痕迹,我时刻告诉自己,象你一样!象你一样地善良,爱孩子;象你一样地天真,懂孩子;象你一样地真诚,做孩子们铭记一生的良师益友。
给你唱首歌吧老师,就算作节日的礼物好吗?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
第2个回答 2009-07-31
喜迎建国60周年
2009年,屹立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日子。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在过去日子中。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非比寻常的进步。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中国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建国改革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国家经济在六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也在这六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爷爷奶奶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我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奶奶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奶奶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四五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我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六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是老木头房子,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上面是天井。奶奶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宽敞且漂亮的房子了。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之前,根本没有电话,要人力传话,而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后来,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答案补充
在建国六十周年的日子里,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