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角度的发展心理学(1)来看,叛逆期关乎一个人的“独立感”。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当然也是发展心理学的看法)叫:分离、个体化的过程。在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发展心理学来看,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健康的自闭(初生第一个月)、共生(与妈妈彼此融合不分你我)、分离个体化(你是你我是我,客体、自体开始分化)、俄狄浦斯阶段(开始理解三个人,暨你我他的关系,三人中有竞争了,比你我关系复杂)...分离个体化,一开始是一个被动的阶段。它开始于温尼科特所形容的:足够好的妈妈所带来的局限。因为没有完美的妈妈——完美的妈妈可以满足婴孩所有的需求,而且是立刻马上满足。当婴孩的需求不能得到立刻马上满足的时候,婴孩惊讶的发现:原来,妈妈是妈妈,我是我,妈妈不是我的一部分!妈妈不是我的手臂,可以听我使唤。那种感觉是很复杂的,有愤怒、错愕等等等等。 如果上述这些复杂的情感可以被养育着(通常是妈妈)体会到,并且给予理解性的回应(通常是安抚),那么则可以帮助婴孩顺利的度过分离个体化最艰难的部分。之后,婴孩则开始舒适的、甚至是愉快的自主探索。至此,一个自发的、充满冒险精神的个体化过程则开始了。 分离个体化的另一个驱动力来自于“自恋”的发展。这一部分与上述的“挫折造成的被迫分离”又有不同。可以理解为“人生来、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动力”。婴儿自从出生就开始寻求自己的“胜任感”。比如,婴儿在一定时期开始毁坏玩具,这个行为有可能是婴儿在表达:看我多有力量!这个时候,同样要求养育者对于这种行为给予“理解性的回应”,而不是粗鲁的打断,尤其不能够采用道德评价性的斥责。以上的两个观点,一个来自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一个来自于“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理论”。但不管是什么理论,对于养育着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理解性的回应。因为理解性的回应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不压抑自己。孩子理解了自己,就好像他明白了“我是在干嘛”,并且明白“我可以这么干,我可以在什么程度上这么干”。 如果孩子被粗鲁的打断了上述过程,他则可能囫囵吞枣的知道:我不能这么干。但他不明白:我不能干什么?我是不能毁坏玩具?还是不能表达我的力量?这就会引起一个糟糕的后果:成长的愿望可以被压抑,但不可被消灭。在适当的时机,孩子总会寻求表达自己的力量。 这,可能就是逆反期的成因,也是人各有别的原因。
1.从生理角度而言,孩子的思维迅速发展,这也是青春期发展的重要发展方面,还有就是性器官成熟,初恋的懵懂就此发生;注意,人发展成长最快的阶段一个是婴儿期,另一个就是属于青春叛逆期;2.儿童的叛逆期是青春期的必经阶段,这个阶段(12-18岁)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八个阶段中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青少年的大脑有较强的感知恐惧与焦虑能力,但在需要冷静推理时,大脑却发育得不那么充分。在我们的文化里,青春期几乎是冒险、情感闹剧和各种出格举动的同义词,人们普遍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青春期焦虑。从发育的角度来看,青少年面临一系列社交和情感上的挑战,比如开始与家长分离、争取同龄伙伴的接纳,同时塑造自已的身份认同感。不需要精神分析专家,大家便可以发觉,这些转变都会触发焦虑。不过,人们现在才发现,青春期还有鲜有人了解的较为阴暗的一面:在青少年阶段,焦虑和恐惧会激增。主要由于大脑发育的剧烈变化,相比儿童或成年人,青少年总的来说要面对更多的焦虑与恐惧,而且更难了解自己怎样才能不那么害怕。大脑不同的区域和沟回以截然不同的速度发育成熟。现在人们已经发现,处理恐惧的大脑回路——也就是杏仁核——比负责推理和执行控制的额前皮质要提前发育很多。这意味着,青少年的大脑有较强的感知恐惧与焦虑能力,但在需要冷静推理时,却发育得不那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