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尚无通用名称,可以是乘方、插入符号、插入符、脱字符号等;
这里的“^”是一个用来表示第三级运算的数学符号, 表示的是乘方。
在电脑上输入数学公式时,因为不便于输入乘方,该符号经常被用来表示次方。例如2的5次方通常被表示为2^5;比如说5^2代表5的平方即5的二次方(关于乘方的运算,参见乘方)
比如:4^3=4×4×4=64 ,可以理解为4的3次方。
扩展资料:
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其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当aⁿ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同底数幂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除,原来的底数作底数,指数的和或差作指数。
正整数指数幂法则:
在数学中:“^”是一个用来表示第三级运算的数学符号。
比如:5^3=5×5×5,可以理解为5的3次方。
从打字机开始到电脑打印机,它们的上面都没有乘方符号,都是使用"^"作为乘方号:x^3=x*x*x。如今的电脑键盘仍然跟当年的打字机一样没有乘方号。所以还是使用“^”作乘方号。
^,中文尚无通用名称,可以是乘方、插入符号、插入符、脱字符号等。
常见的数学符号:
1、运算符号
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对数(log,lg,ln,lb),比(:),绝对值符号| |,微分(d),积分(∫),闭合曲面(曲线)积分(∮)等。
2、关系符号
如“=”是等号,“≈”是近似符号(即约等于),“≠”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是大于或等于符号(也可写作“≮”,即不小于),“≤”是小于或等于符号(也可写作“≯”,即不大于)。
“→ ”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是垂直符号,“∝”是正比例符号(表示反比例时可以利用倒数关系),“∈”是属于符号,“⊆”是包含于符号,“⊇”是包含符号,“|”表示“能整除”(例如a|b 表示“a能整除b”。
3、离散数学符号:
∀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断定符(公式在L中可证)、╞ 满足符(公式在E上有效,公式在E上可满足)、﹁ 命题的“非”运算,如命题的否定为﹁p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符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