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广义的个性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 理解个性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心理学从广义上分为三大类,但是学科日益发展和完善使分支学科间的关联愈来愈密切,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不在呈现鲜明的区隔。所以现在哪怕是宏观和广义的区分都已经显得牵强了。

一.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理论)

实验心理学
心理统计学
常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毕生发展心理学

二.应用心理学

人工智能
环境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
商业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三.普通心理学

感知觉心理学
记忆心理学
思维心理学
言语心理学
情感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
网络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色度学
简单心理学分类

工业心理学
这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研究生产组织的科学化问题,包括生产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研究劳动者的能力特点,发挥他们的潜力;研究如何要用最佳的工作速度,减少劳动中的疲劳和单调感。
一研究劳动环境的科学化问题,包括如何改善工作环境,研究照明度、温度、色彩、音乐等等对劳动者的影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研究劳动集体中的人际关系,正确运用它来改善集体中的气氛,并研究领导者的品质以及如何进行挑选和培养。
研究劳动者本身的能力,如何使工作的安排和选择更符合个人的兴趣和心理特点,如何做到人尽其才,如何有效地进行职业培训。
研究工业中各种技术装备设计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以适合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减少事故,使工人能舒适愉快地完成工作。
研究企业的销售、推广、广告、服务等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

科学心理学

这是研究科学技术事业中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一门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科学工作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问题,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
第二,研究科学创造的心理规律。这一部分包括科学创造的心理过程、老中青科学工作者的创造心理特点、灵感问题、机遇问题等。
第三,研究科学工作者的群体心理问题。它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科学工作者的群体结构,有助于建立科研工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科学工作者齐心协力、联合攻关。
第四,探讨科学工作者的选择、培养与使用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问题。它能使科研管理者运用科学心理学中关于个体差异、量才使用、心理允许、竞赛心理、合作与友谊等心理学原则,选择与使用科学工作者。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产生于本世纪初,是一门研究关于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它通过研究在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现象,来揭示人们社会行为的规律性。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和统计分析。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在我国也有广阔前景,如,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社会心理学来解决班组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社会心理学来分析人们的社会行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研究消费者心理,提高宣传和广告的效用来促生产。

审判心理学

审判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简称。它是诉讼程序的中心阶段,在一般情况下,审判是由审判员和陪审员主持,并且在原告人、被告人、公诉人、辩护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之下进行的。由于参加审判的每个人员的诉讼地位和诉讼行为不同,所以他们各自的心理特征也不同;不同的心理在审判过程的每个阶段上的表现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在审判这个诉讼活动中,充满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审判心理学就是以审判心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诉讼活动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审判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审判心理学应研究一切与审判有关的心理现象。它包括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和经济审判在内的全部心理学问题;狭义的审判心理学则只限于研究与刑事诉讼有关的心理现象。通常所说的审判心理学、系指狭义的审判心理学,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被告人、公诉人、辩护人和与诉讼有关的其他人员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审判过程中是怎样变化的、发展的;证言和供述的心理学规律;审判人员应有的心理品质,如何避免消极的心理影响;等等。
审判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属于法律科学的一门辅助学科。审判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法律科学交叉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与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法制心理学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与刑法学、刑诉学、审判学等广泛相联。
早在1893年,奥地利学者在研究犯罪心理学时已经涉及到审判心理的内容。1906年国外已有《审判心理学》专著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心理学的研究有了相当的发展。在前苏联、日本和西欧,审判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有许多著作出版。
学习和掌握审判的心理学,对于加强审判工作的科学性,提高办案质量,促进罪犯认罪服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虽然这门学科起步较慢,至今尚未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近几年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形势下,审判心理学已受到重视。

家庭心理学
家庭心理学是与家庭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相关联的科学,跟生理学、伦理学亦有一定关系。
家庭心理学以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建立和存在为出发点,研究婚姻家庭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心理学问题;夫妇间、父母和子女间、夫妻、子女和老人及亲属间相处的心理问题;家庭冲突的心理本质;良好的家庭气氛的形成、家庭教育的心理学问题;个人心理状态、精神生活的自我调节跟家庭生活的关系等等。研究过程中,要借鉴普通心理学。
家庭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企图使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并通过良好家庭气氛的熏陶,影响人们在公众社会中的生活品质。为此,家庭心理学特别重视心理一致性,认为这是幸福家庭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的一致性建立在性格、气质、智慧、习惯和需要的基础上,并跟尊重、相爱、友谊和信念等相统一。这样,在实现心理一致性的过程中,培养人们学会控制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心理适应性和自我修养,学会同妻子、丈夫、子女、朋友建立正确的关系。

联想心理学

联想心理学主张以联想过程来解释记忆、思维、学习的基本原则乃至人类的全部心理现象。早期联想心理学者认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和相互更替不是杂乱无章的,它遵循着与物理世界相类似的规律。如谟就指出,观念的联想是物理世界中万有引力定律在心理世界的对应物,是心灵的普遍原则。哈特莱等进而用联想解释情感和动作的形成过程,并寻找联想的生理学根据。
早期联想心理学者提出了联想的4个基本定律。接近律、对比律、相似律和关系律;即从两事物的接近、相反、相似、种属或因果等关系,说明对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另一事物的回忆。为了说明一事物与两个以上的其他事物的某种方式相联系的联想过程,布朗提出了著名的“次级联想律”。主要内容有:
考察对象的时间愈久,回忆到的可能性就愈大;
原初的情感愈强烈,思想系列内容的相应部分也联系得愈牢固;
事物的联系重复出现的次数愈多,频率愈高,就愈易引起相应的联想;
事件发生的时间愈近,被回忆到的机会就愈多;
具有不同个性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物会引起不同的回忆。如同样看一幅墨迹图,有人联想为柔美的蝴蝶,有人则联想到霸道的螃蟹。19世纪末,出现了以实验资料为理论根据的现代联想心理学。它的代表作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于1885年发表的《论记忆》一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2
这样理心理学没有好处
第2个回答  2013-07-22
外表和内心两方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