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吉林葛筱强E信:“郭兄:如晤!今日收到袁滨电邮,知兄之大著《寻找精神家园》还有毛边本,他收到的赠书即是,心中甚为羡慕,因为弟虽年轻,但亦是‘毛边党党员’。不知兄手中是否还有毛边的《家园》,若有,能否见赐一册为快?在此谨谢!筱强。”原来不知道筱强也藏毛边本,明天再给他寄毛边。
书友大都因书而识,筱强亦然。结识徐明祥后,徐发给我筱强的一篇书评,因而相识,筱强又发来为袁滨的《草云集》写的文章,继而再识袁滨,并成为好友。书亦愈多,友亦愈广矣。
2006年2月24日 星期五
甘肃尚建荣发来E信:“阿滢你好:大著《寻找精神家园》收到,正在细读,读后我会写点文字的。若方便,可否寄我份《泰山》?祝您和你的家人新年一切都好!”
给北京桑农、上海陈梦熊、广东赵芳芳寄去《寻找精神家园》,给吉林葛筱强《寻找精神家园》毛边本,给甘肃尚建荣寄去《泰山》杂志。
收到于晓明寄来《东方名流》杂志创刊号。于晓明任改刊总编,杂志铜版彩印,颇为精美。这期杂志全文刊登了第三届读书报刊研讨会与会者的发言,并刊发了部分图片。
2006年2月25日 星期六
惊闻著名学者、散文家张中行先生于昨日凌晨2时40分病逝,享年97(1909-2006)岁。行公,河北香河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著作有《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禅外说禅》《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诗词读写丛话》《说梦草》《顺生论》《线中行小品》《民贵文辑》《佛教与中国文学》《说书集》《流年碎影》《散文集存》《说梦楼谈屑》《横议集》《谈文论语集》等。陆续出版的《张中行作品选》八卷,共406万字。
行公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他的离去无疑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余生也晚,无缘与行公相识,甚为遗憾。春节假期,一直是行公的著作伴我度过。秋缘斋藏书颇丰,单选行公的散文集《旧燕》研读,与行公似乎还有一种缘。
2006年2月26日 星期日
上午去奇石根艺收藏爱好者张年客家,为其拍照,用于本报与市工商联联办的“柳下惠杯平阳人物征文”栏目。
诗人娄本利来编辑部说,从谭践的博客上看到了我的书出版的消息,他上网历史不长,但学的很快,我让他教我往博客上传图片。我把我与文先生在老舍故居前的合影发到了《我与文洁若的书缘》一文中,文字配图片更直观,以后可以陆续传上一些照片或书影。
2006年2月27日 星期一 雪
中午,上海虎闱兄打来电话说,为拙著写了一篇文章,已寄给内蒙古的阿泉,称阿泉已与内蒙古书友会的姚志锐分开,单独出版一份读书报刊。
四军兄发来为拙著写的文章《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附信:“拜读大作之余,撰小文一则,恐笔力不逮,实难尽叙吾兄大作之精妙,不足之处,愿博郭兄一哂。我事先曾想了良久,不想直接去评书,那样一是俗气,再者也难凸显四军心中之郭兄形象,故从人、事、书三方面着手,当然旨在后者,您先过目,如有不妥,请兄一定批之。”该文4500余字,随与甘肃《陇南文学》尚主编联系,因其杂志系双月刊,第1期已发排,稿子可发在第2期。
2006年2月28日 星期二
四川大学中文系张放教授发来E信:“阿滢先生:您好!很抱歉,您去年八月三十一日经龚明德先生介绍写给我的信并附寄的贵报,我近日才得辗转看到。因为我去年八月二十五日即起程去了韩国访学,要到今年七月才行结载束。其间邮件统由家人代接,因此延误了。您的约稿我感到十分荣幸。有机会我一定要向您投稿并请教。寄来的贵报《泰山周刊》一定认真拜读。龚明德兄是我多年文友,今后有机会到成都来一定约集品茗。再次致歉并请谅解。谨颂编安。”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追问这个是什么东西,我要的是作文题目是:我读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