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复读要慎重
高考成绩公布后复读将成为高三考生的一个热点问题。就北京而言,2006年高考中,复读生所占比例为15%。2006年按北京70%的录取率计算,30%落榜生的人数为33000多人,如果再加上已经上线但因学校不满意、专业不满意、档次不满意而要求复读的学生,预计2007年复读生比例不会低于2006年。
但复读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适合复读,家长和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做出判断。要复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考生自己有强烈的复读愿望。为了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考生不满现状,愿意通过复读进一步改变自己的人生。考生复读不能只是父母的愿望。考生不愿意复读,在父母的压力下勉强复读,这样的复读效果是最差的。
第二,对自己的复读目标清楚。所谓目标清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你要考哪一个层次的哪些院校和专业;二是你的实力距这个目标有多大距离,是否能够实现。目标合适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如果期望值过高,和自己实力差距比较大,复读一年的效果不会很好。
第三,对自己目标未实现的原因要一清二楚。高考失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的是智力因素,比如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网络不清晰、学科能力薄弱、各种应具备的能力水平偏低、学习方法不得当、自学能力较差等。有的是非智力因素,毅力、恒心、韧性、克服困难的勇气等。无论是什么原因,考生都要对自己做认真、科学的分析。自我分析过程就是看病、诊断过程,而复读过程就是治病过程,只有诊断正确,治病才能有效。
第四,复读需要毅力。高考是有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也是一次心理的考试。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要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旦选择复读不能后悔、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
第五,有潜力、有提升空间。相当一部分复读生不是落榜生,他们只是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他们需要优秀教师的点拨,具备提升空间,这类考生复读效果会更明显。
第六,高分复读有风险。高分复读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压力大,高分考生期望值高,非名牌、重点不去;二是分数越高,上升难度就越大。高考总分750分,中低档题占600分,剩下来的150分是难题,难题得分率提升有一定难度。因此高分复读要更理智、更理性。
导致复读的三大原因
高考成绩公布后复读将成为高三考生的一个热点问题,谈一点我对高考复读的认识,供家长、考生参考。
复读这一现象从高考制度建立便应运而生。五、六十年代不叫复读生,通称同等学历考生,也就是说凡具备高中毕业水平的非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参加高考,称之为“同等学历考生”;由于我们国家经济不够发达,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偏低,一部分考生高考落榜,但他们还想再参加高考,这个时期称之为“落榜生”;很快“落榜生”这个概念又衍生为“往届生”,“往届生”是针对“应届生”而言;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国民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复读生”的概念脱颖而出。复读生的概念很大,包括落榜生,包括高考已经上线、但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考生,有的想上本科,有的想上一本,有的要考名牌大学,复读生还包括“三校生”。由此来看,“非应届生”参加高考这个现象源远流长。如果追溯到科举制度时代,那么范进这样的“复读生”所占的比例会更高。我去过韩国考察教育,韩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高达50%,但是在首尔像“钟路”、“韩松”、“高丽”这样的教育机构每年都招收相当数量的复读生,而且有些考生非汉城大学不上,当然这也是由于就业竞争压力所致。
就北京而言,2006年高考复读生所占比例为15%,2006年按北京70%的录取率计算,30%落榜生的人数为33332人,如果再加上已经上线但因学校不满意、专业不满意、档次不满意而要求复读的学生,预计2007年复读生人数不会低于2006年的比例。就全国而言,因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录取率的差异复读生的比例参差不齐。
导致复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首先是国民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的结果,这是一件好事,这标志着社会的一种进步。目前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0%,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很大的成绩。当然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普及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韩国、加拿大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0%,美国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0%,这些国家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互相依存的,相信总会有一天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也会进入普及阶段。国民对教育需求的增长是好事,但一定要树立一个人才结构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多层面的,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
导致复读的第二个原因是就业压力,我去过一些偏远农村讲学,农村的孩子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社会经济地位,才能改变人生,而城市里的孩子只有具备高学历求职才有门路。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看不起大专毕业生,不用本科生,非硕士、博士生不可。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了一句名言:世上第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老师肯定不是大学生!这是句笑话,但是很有哲理,用人单位应当清楚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好的团队应当包容各种层次、各个层面的人才!
导致复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高校体制问题。我上过大学,但对高校体制不了解,不敢妄评,这里我只谈一点就是专业的选择和专业的调整问题。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时一部分考生带有盲目性,有的志愿是父母决定的,考生对专业、专业课程、专业方向不是十分清楚,到大学后和自己的兴趣、特长大相径庭,想换个专业难上加难,导致极个别学生已经读了半年、一年大学又回来复读。
复读现象不能简单用正确与错误、好与坏来判断,复读完全是一种个人选择、个人行为,对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应当理解、包容。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告诉考生落榜之后有多种选择:可以学IT;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然后再进入成人教育,参加成人高考;也可以选择国外就读、民办大学就读等等。我们要告诉考生行行出状元,许多成功人士靠自己奋斗、拼搏,而不是靠高学历。我们还要告诉考生一旦选择了复读就是选择了艰苦奋斗,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