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个回答 2016-06-30
永恒主义教育(Perennialism)。永恒主义教育是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
永恒主义者认为,人性是不变的,因此控制这个世界的法则也应该是不变的。教育的性质是不变的、永恒的。它从根本上否定经验的作用。虽然它强调人性不变,但是并不排斥儿童具有可塑性。它认为儿童的可塑性是有限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儿童都有普遍共同的本性。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许多活动中的一个方面,所以对教育目的的论述应该局限于教育这种活动的范围之内。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发展那些使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的根本特征,即永恒不变的人性。
在课程内容上,永恒主义强调理智的训练。在永恒主义的课程中,“那些职业训练发明的‘如何做’的课程是列在黑名单中的,其根据是它们强调技术,而不是理解;它们强调具体的技能,而不是理论”。它们认为课程应该由永恒学科组成,而且永恒学科首先是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比如哲学、文学、历史、数学、科学、艺术等。要学好这些知识,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必需的工具或技能,主要指读、写、算的知识技能和古典的语言,如拉丁语和希腊语。
在教学方法上,永恒主义反对填鸭式、反对灌输式,主张发挥家长作用,督促鼓励孩子多做家庭作业,强调严格要求、“深思”学习,认为教室要有修道院的气氛等等。永恒主义者极力推崇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和读书,注重思想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