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独居时代 独居人数超5800万人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近日,一篇题为《上海85岁夫妻手拉手开煤气点火自杀》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中国“一人户”家庭数量明显上升,全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3年的数据是14.6%;而全国“一人户”占比最高的上海市,每四户里竟然就有一个一人户。独居人群的生活现状如何?又有哪些原因造成独居人数翻倍?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家庭结构改变 独居老人增加
据记者了解,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独老、老年夫妻独自居住的比例已趋近总体一半,相比二十年前七成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变化明显。其中辽宁、山东、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六个东部城市的75岁以上独居老人最多。
记者采访到了家住河北秦皇岛的伍军老人。记者了解到,他今年已经86岁,几个儿子都在国外,但由于老人不适应国外的生活,一直坚持自己一个人住。
伍军老人说:“回来我说了,不去了,我这个人是不习惯在那儿生活,当然那个地方交通也方便、环境也挺好,确实不错,但是吃的、交流,语言也不太通。”
据了解,业余时间,伍军老人除了拉二胡、唱戏,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要写书法、写作,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工作关系,孩子们不能每年都回来。老人不会用电脑,所以电话是他们唯一的联络方式。这几年,老人的耳朵开始不好使了,打电话的沟通也变得不那么顺畅了。
老人在秦皇岛的表侄龚磊向记者表示:“毕竟岁数大了,有一天你说突发点疾病,其实挺担心的,老人有些时候也跟我们说过,他们其实挺孤独的。”
目前,人口迁徙、跨城工作、多代家庭减少、城市化发展等都成为我国当前独居人数翻倍的原因。面对这种情况,在不少地方开始积极的想办法来应对“独居老人”问题。
记者了解到,开封属于河南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当地民政部门正试行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来服务社区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休息室、书画室、棋牌室、戏曲室,还配有值班社区医生。
开封市民政局老龄科科长张立民说:“老人可以早上来,晚上走,也可以在这儿吃饭,一顿饭5块钱,不够的我们民政上再补贴点儿,如果到晚上,因为这个服务中心就设在社区,出现啥问题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到现场。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老年托儿所,通过试行效果非常不错,我们准备在全市大力推行。”
除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许多社区还自发开展了很多服务独居老人的活动。油坊社区的“敲敲门”服务就很有特色,社区每天会安排工作人员定时到社区内独居老人家中敲门,查看是否有人应答。此外,还成立了“独居老人”志愿服务队,解决老人的各种需求。
油坊社区主任孔新艳说:“有有病了需要在家里照顾他的,有需要帮他买菜的,帮他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有的还帮住他们去洗洗澡,足浴,这咱都干过。”
除了完善居家养老的各项保障措施外,河南省还于近期出台政策促养老产业发展,力争5年建50到60个养老产业示范园区,在示范园区内引进大型养老服务企业集团,以提升养老产业建设水平。
单身青年独居群体日益庞大
据记者了解,单身的青年人独居群体日益庞大正随着我国的第四次单身潮的到来而显现。目前,中国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我国单身家庭数相当于全国总家庭数的14%,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调查显示,我国30岁以下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好,就越有可能选择独居。我国富裕地区的非丧偶独居者更多,北京有五分之一的家庭仅一个人住。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平均结婚年龄正在上升,离婚率也在增加,导致更多的人一个人生活。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认为“自由和新财富”正在打破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长久以来,在国内,选择不婚独居被认为是犯忌,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一个人生活。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独居者通常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这象征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和就业机会的改善。
采访中,河北邯郸独居的李晶晶向记者表示,毕业之后为了上下班方便在离单位不远的居民区租下了一间40多平米的出租房,从此开始了多年的独居生活。李晶晶说:“从刚上班吧到现在,一直在这住着,12年了也住习惯了,自己的小空间,挺好的!”
说起现在自己的独居生活,今年36岁的李晶晶感概颇多,看着身边的同龄人结婚、生子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生活着,自己也很想成个家。
李晶晶向记者表示:“就是同事朋友在介绍,基本都是二婚的,因为同龄的没有结婚的男的,基本上是没有了,要不就是断婚的要不就是结婚几年带着孩子的,反正都是离异的,你说我没结过婚的你让我找一个二婚的,就觉得自己心理上根本接受不了。”
记者还走访了安徽阜阳,当地付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今年四十五岁,十年前她为了事业离开孩子和老公,独自一人来到阜阳这个城市。多年来付女士一直独居,她每天下班回到家中都感觉到空荡荡的,没有人打扰,也没有人关注。
付女士说:“肯定孤独,特别是十年前,孩子才十来岁的时候,来到阜阳这个城市,天天想孩子,有时候看到别人带孩子把自己家的孩子照顾的好好的,上学啊,吃饭啊,我看着人家带着就流泪了。”
记者了解到,像付女士这样的成功女性独居的人数并不算少,在女性的经济地位和独立性提高之后,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分依赖家庭,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独居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另调查显示20岁到39岁的年轻“一人户”接近2000万户。与中老年“一人户”女性高于男性的情况不同,20岁到64岁的“一人户”中,男性比例要高出女性很多。而与中老龄段因丧偶、空巢而独居不同的是,青壮年的“一人户”更多是因为终身大事尚无着落。
与高涨的城市“一人户”数量相对的是城市青年一年高过一年的初婚年龄。很多年轻人推迟初婚年龄,甚至不婚独居。安徽阜阳的董医生,今年三十五岁依然单身独居。他告诉记者,独居是因为自己目前还不具备结婚的能力。
据董医生介绍,他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独居人群,有的是因为物质条件不允许,而有的是因为不愿意接受婚后的生活。
董医生说:“我所碰到的多半都是物质方面缺乏造成的,还有一种是喜欢独居呀不谈朋友呀,是沉迷于网络,他就活在虚幻的世界里,不需要陪人逛街,也不需要哄女朋友,感觉一个人吃吃喝喝有消遣的地方,精神有发泄的地方。”
国外独居人士:崇尚自由生活
据记者了解,2014年8月,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当月全美处于单身状态的人士首次超过已婚者,所占16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50.2%,也就是1.246亿人。而在1950年,这一比例只有22%。
据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美国独有。在“浪漫之都”法国巴黎,一半以上的家庭是一人户,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这一比例则高达60%。
在澳大利亚,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冷淡,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开始把情感依恋和倾诉的对象转到了宠物身上,独居人士尤其如此。很多人在有了动物伴侣的忠心相随后,都觉得根本不需要人类伴侣了。
在住房的问题上,由于崇尚自由生活,很多人也会选择一辈子租房住。因为对某一些澳大利亚人来说,买了房子以后,不管还款多少,总是一个负担。而自己本身又更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对于他们而言,租房子并不是因为他们负担不起买房的费用,而是因为他们更喜欢不停的转换自己的生活环境。
当然,在不少国家,由于子女独立较早,老年人独居的情况也并不稀奇。不过,由于社会保障到位,在这种情况下的独居,少了一些孤单和无奈,多了一些自在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