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有“大开门”,“一门清”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含义吗?

如题所述

如看古玩时碰上真货叫“大开门“。 我国古玩风气起源较早,古玩行业历史悠久。目前所知最早的古玩行话要算“骨董”一词,“骨董”初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张萱《疑耀》一文:骨董两字乃方言,初无定字,“骨”董后演变为古董,直到清代乾隆时才将“古董”改称为“古玩”,取“古代文玩”之义。

 清末民初为古玩行业鼎盛时期,因此古玩买卖间行话也就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变迁,旧有的行话大多已不再使用,如今古玩行话推陈出新,产生了许多新行话。古玩行话大致可分为二类,一是俗语,二是术语。

俗语涉及的面较广,从看货到对货物的评价到做生意,整个过程都有行话。如看货时碰上真货叫“开门”、“一眼货”,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够年份”;遇到新仿旧的货称之为“高老八”或“八爷”;对有些地摊货统称为“新加坡”,谐音“新假破”,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的好就是“高仿”,做的不好就是“判眼”。民国之前仿旧的叫“老仿”现在仿旧的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炉因其珍贵,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仿品,以后历代直至今日仍不断地有仿品出现。

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游击队”,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因此又叫“铲地皮”;而“拾麦子”、“捡漏子”则是指买者有眼而卖者不识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买了“高老八”叫“吃药”、“交学费”,懂行人买了“高老八”叫“走眼”、“打眼”,买了便宜货叫“吃仙丹”。

  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假的,就只能说:“看不好。”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假,殊不知有些货是游击队有意丢给农民“埋地雷”的。

另外还有“下蛋”则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印或学生复印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一般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交行价”,漫天开价是“天价”,一件古玩喊到几万,甚至几百万,弄不清楚是不懂还是存心坑人。以物换物是“打仗”,一批货物连好带孬一齐卖称作“一枪打”、“一脚踢”。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扣,叫“打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在古玩市场和民间古玩交易当中,如果碰上了真货,那么圈内人就会管它叫“大开门”或者“一门清”。


除了“大开门”和“一门清”之外,还有许多古玩行业的行话,比如“到代”、“够年份”、“高老八”、“八爷”等。最有趣的是“新加坡”这句行话,是针对一些地摊上的假冒伪劣且年份较新的物件的统称“新假破”的谐音。

而这些行话,一般来说只有圈内人才能听得懂。就像我们在电视剧上经常看见的那样,土匪之间碰面的时候也会说一些常人听不懂的话。

目前,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古玩行话当属“骨董”一词。“骨董”初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张萱《疑耀》一文:骨董两字乃方言,初无定字。之后“骨董”逐渐演变为古董,直到清代乾隆时才将“古董”改称为“古玩”,取的是“古代文玩”的意思。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古玩行业历史悠久。那么自然就会吸引很大一批古玩爱好者前来投资购买、买卖一些古玩,这时候古玩店的老板或许就会用一下行话来试探一下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对古玩有研究。

比如说,你拿着一个唐代的古董去古玩店找老板鉴定,老板可能就会对你说一句“大开门”。这时候如果你听不懂这句行内话的话,那么老板就会判定你是一个古玩行业的“圈外人”,并不是很懂古玩。

这时候,一些黑心的老板可能就会在你面前上演比宫斗剧还要精彩的大戏:先是在你面前把你的古董贬得一文不值,之后又是安排巧遇啥的忽悠你。

第2个回答  2019-09-04
我国古玩风气起源较早,古玩行业历史悠久。目前所知最早的古玩行话要算“骨董”一词,“骨董”初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张萱《疑耀》一文
第3个回答  2019-09-03
这是古玩界的专业术语,遇见真的古玩称为“大开门”,“一门清”
第4个回答  2019-09-08
每个行业都有各个行业的专业术语,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懂得其中真正的含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