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说的具体是1863年7月1日-3日葛底斯堡战役中7月3日决定性的皮克特冲锋。
战略原因:
此役南军倾全力北上,希冀于给予北方致命一击,夺取华盛顿、费城等大城市逼迫林肯求和以及欧洲承认南方邦联的独立。所以会战爆发前,李已决定与北军展开战略决战,因为时间越拖对南方越不利——北弗吉尼亚军团此时达到了整个内战中的最高峰7万3千人,却依然不及此前多次遭到重创的北方波托马克军团;南方邦联甚至一支多余后备力量都拿不出来了而北方的援兵却还在源源不断地开向前线。因此葛底斯堡战役之前最早是两军前卫的遭遇战,李可以选择脱离接触选择更合适的战场或者南撤,但他没有——时间来不及。
而在葛底斯堡战役的第三天,7月3日,李发动了决定性的同时也导致了失败的皮克特冲锋。同样的原因——会战已经进行了2天,两军都已经承受了巨大的伤亡,互成掎角之势,战局成胶着状态。李急需打破僵局,因为北方的援军正迅速开赴战场。而且他似乎也看到了机会...
战术原因:
刚才说李在发动皮克特冲锋前似乎看到了机会,什么机会呢?
1、己方的生力军抵达战场——之前两天一直缺席的第二军皮克特师于3日上午集结完毕,成为发动进攻的主力。
2、敌方的战线中部防守薄弱——因为战役的前两日李先后对北军的右翼和左翼进行了攻击却都撞得头破血流所以他判断北军中路防守薄弱。
3、南军有强大的炮火支援——至少第一军的所有大炮和第二军的部分炮兵部队共140门榴弹炮。
于是,3日下午,一万三千名南军将士列队顶着炎炎烈日向一英里外的北军阵地发起了冲锋...悲剧的是,李先前作为发动进攻的三个条件都失效了——1、南军要首先经过1英里的开阔地,遭到北军炮火割麦式的屠杀,而冲到北军跟前则已在之前忍受着高温的跋涉中耗尽了体力;2、2日晚波托马克军团司令米德恰巧将2日白天遭受重创的左翼兵力调动到没有什么大动作的中部战线修正,阴差阳错加强了中路的兵力;3、南军火炮在持续了短暂的优势后就遭到了北军炮兵的反压制,并且很快弹药不济,而且命中低下。
所以尽管英勇的南军曾经一度攻入了北军的炮兵阵地但终因伤亡过重后援不济而撤退,付出的代价是进攻部队70%的伤亡和所有团长的阵亡和所有三个参战旅长一死两伤(当时师长以下指挥官必须带队走在最前面,简直就是活靶子),到3日日终,南军总伤亡已达2万8千人,甚至无力抵挡北军的反攻(而事实上北军也已耗尽了力量),4日李不得不黯然撤退。
关于葛底斯堡战役和皮克特冲锋的细节都在电影《葛底斯堡》中,电影讲的很清楚也客观真实,一看便知,我上面说的也大多来自于这部电影,尤其是李为什么坚持在葛底斯堡与北军决战和李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发动皮克特冲锋,电影中李直接对朗斯特里特将军阐述了原因。我当初因为学英语的缘故窃自把其中一段给记了下来:
Soldier has one great trap.To be a good soldier you must love the army.To be a good commander,you must be willing to order the death of the thing you love.We do not fear our own death,you and I.But there comes a time.We are never quite prepared for so many to die.We do expect the occasional empty chair,a salute to fallen comrades.But this war goes on and the men die and the price gets over higher.We are prepared to lose some of us,but we are never prepared to lose all of us.And here is the great trap.When you attack,you must hold nothing back.You must commit yourself totally.We are adrift here in a sea of blood,and I want it to end.I want this to be the final battle.
这是朗斯特里特建议李将军不要在葛底斯堡与北军决战时,李的回应。之后朗斯特里特质疑李发动皮克特冲锋时李同样作了回答,讲了原因。
建议LZ看看电影,都在里面,而且《葛底斯堡》这部电影虽然是商业片,但准确度几乎达到纪录片的水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