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红酒,才能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低俗

如题所述

怎样评价红酒,才能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低俗呢?

2009年金秋,我跟一个高中同学一同踏入西法大,偶然间碰到了一个重庆老乡,当时直劝我们退学,来年再也报考这个学校,理由是学校(北校区)又烂又破,校园很小,与理想中的象牙塔差距太大。    说实话,进校之初,我们的心理落差还是有一点的,但既然来了,岂有离开的道理,然后,报名、缴费、整理宿舍,一切井然有序。但我所知道的是,在为期半个月的军训结束后,来自贵阳的某位丁姓同学终于决定退学回校复读,自此便断了联系。    对我而言,大学生活确实是无忧无虑的,尤其是西安作为13朝古都,历史文化气息相当浓厚,让我得以心怀敬畏,重新阅读以汉唐盛世为首的中国文化,触摸其表,唯有发自肺腑的尊崇。    四年间,按照我们学校的培养方式,大多数老师都是按照自己的PPT念,很少有独到的、标新立异的见解。而我们,则是使劲地抄录笔记,活脱脱像一个机器人,更有甚者,每到期末时分,直接将那些认真听讲的同学们的笔记拿来复印,而后花一个晚上死记硬背,这个课程便能轻松通过。    但回想起来,在我的大学里,我只看过两类书,一是以特战、军旅题材为代表的长篇小说,二是以散文、新闻著作为代表的小清新。它们,在那个枯燥的岁月里,给了我一点必要的精神食粮,陪伴我走过了漫长的四年时光。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聚会上开了一瓶红酒,或者你参加朋友的聚会喝了一口红酒,你朋友问道你觉得这个酒怎么样?你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这款酒,只能尴尬地笑笑,说“挺好的”。

在这样的场合,喝完一口红酒如果能够来一段优雅的点评,那瞬间能够提升自己的优雅的感觉以及引起别人的好感。这其实并不难!我们就用这一篇文章3分钟的时间,教你受益一生的能力,准备好了吗?喝完一口红酒,如何开始优雅而专业地去描述你的看法?只要分成3步就马上完成!

1用“旧世界”和“新世界”做开头

拿到一瓶酒之后,你先偷偷的瞄一眼那个酒的产地,通常我们喜欢说这个酒是法国的、意大利的、美国的等等,这显得逼格不高。作为一段红酒评论的开头,我们要学会用新世界和旧世界。

新旧世界是根据产区分的葡萄酒的专用术语。记的时候很容易,记旧世界就可以了,旧世界国家不多,就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几个老牌欧洲国家,其他的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或者中国什么的全属于新世界。特别好记。

不用特别去记新旧世界的酒到底有什么区别,只要记住,旧世界的酒一般酿造方法比较传统,口感会偏酸涩,但是一般比较丰富。新世界的酒打破了传统,果香更重,口感非常的热情与猛烈。

说了那么多咱们来开始举一个简单例子,网上随便找了一个中文酒标,发现这是一瓶法国的酒,所以对应的优雅而专业模式的开头话术叫做:

这是一款来自旧世界的法国的红葡萄酒,感觉比较传统,略有一些酸涩,但整个酒的口感非常丰富。

如果正好不是旧世界的,是一瓶例如澳大利亚的酒,那马上就转换这个话术,开头的话术叫做:

这是一款来自新世界澳大利亚的红葡萄酒,感觉打破了传统,整个酒的口感非常的热情与猛烈。2气味+ 单宁+ 酒精度作为中间段

中间段落是提现逼格最重要的地方,很多人喜欢用葡萄品种装X,显示自己能了解葡萄酒的精髓。但是这个不建议外行或初学者直接提葡萄品种,一来不是所有的酒背后都会写葡萄品种,不好找。二来葡萄品种太多,对应的口感很难记住,所以要走另外一条捷径。

那就是从专有名词入手,先说气味,每个酒都有气味,是酒很重要的部分。大多旧世界的酒比较注重橡木桶的沉淀,加上橡木塞,所以气味重多少有一些橡木的味道。而新世界的酒果香会非常重,经常会伴随一些水果香,一般就是荔枝和蓝莓。

然后马上接上口感的部分,其中最体现逼格的是“单宁”,但是单宁说穿了就是葡萄中的一种成分。描述只有强和弱,比如单宁很强,或者单宁很弱。如果你觉得这个酒喝完舌头很涩很紧,那么就是单宁强,不过这个也不重要,因为强弱是相对的。所以怎么说都不会错。

最后配上究竟度,一般葡萄酒的酒精度总在9%-15%之间,13%作为中间数,低于13%的就是低,高于13%的就是高。于是我们又可以来操练了。

例如上图的酒,我们马上发现,他是澳大利亚的酒是新世界的,同时酒精度只有11%,然后我们就开启有逼格的中间段:

这款酒的果香非常的重,有非常丰富的水果类似荔枝和蓝莓的味道,他的单宁比较弱,酒精度也比较低。

如果你拿到一款酒是西班牙的,且酒精度是非常高的达到14%,那么就可以改变话术:

这款酒的气味非常丰富,气味中能感受到橡木桶陈年的味道,他的单宁非常强,酒精度也比较高。

3配餐作结尾,效果加倍

喝红酒很多情况下是在饭局,有很多的食物搭配。也有很多时候是单独品酒。但是酒搭配食物是天经地义的。所以评价一款酒用搭配食品作为结尾再适合不过。

其实并不复杂,因为什么酒搭什么食品纯粹个人喜好,绝没有对错,但是可以记住一些小技巧,就能够提升感觉。最通用的技巧就叫做“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意思就是红葡萄酒就配红色的肉,最典型的就是牛排和红烧肉。白葡萄酒就配白色的肉,最典型的就是白切鸡,或者鱼肉和海鲜。

那么加上配餐,我们整个的优雅而专业的评论方法就已经完成了,记住整个的过程,就是“新旧世界开头”+“气味单宁酒精”+“配餐”形成了一个酒的优雅评论方法。最后来操练一下!

拿到上面这款酒,就快速确定,这是一款法国的酒,旧世界,然后酒精度不高才12.5%,然后就开始评价啦:

这是一款来自旧世界的,法国的红葡萄酒。感觉比较传统,口感略酸涩。

他的气味非常丰富,有着橡木桶陈年的气味,单宁非常强,但是酒精度并不高。

感觉非常适合搭配类似牛排或者红烧肉之类的配菜,饮用效果会更好!

再来试一款澳大利亚的酒,马上看到,红葡萄酒,酒精度比较高,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这是一款来自新世界的,澳大利亚的红葡萄酒,感觉打破了传统,口感比较热情和强烈。

他的气味中果香非常的重和丰富,感觉有一丝蓝莓的气味。他本身的单宁比较柔和,但酒精度比较高。

感觉非常适合搭配类似烤鸭或者辣子鸡之类的配菜,饮用效果会更好!

你学会了嘛?以后再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喝红酒,赶紧要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品酒技巧吧!不过若对红酒真的有兴趣,也可以慢慢学习。

其实上文说到的每个部分,都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比如你觉得这款酒的香气是如何?单宁的强弱?口感是厚重还是圆润?感受每款酒中不同的味道也是一种享受!

幸好,在五年前,因言论违规被迫停刊的《新周报》得以易容成另外一种身份——《闻新周报》,再次创刊并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发行。这对当初的我们而言,不亚于北京奥运会、G20峰会等重大节日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当初的《闻新周报》是一张半月刊的校园报纸,分为时事、评论、深度及文艺副刊四个版块,因为当初正在学习符万年老师的《新闻评论学》教程,出于实习练手的考虑,于是我选择了评论版块,但纵观那一年,因后面培养“接班人”的考量,我仅在《闻新周报》上发过一篇评论文章。    在这其中,我从未参与《闻新周报》的创刊工作,当我得知时,《闻新周报》已经发行了第一期,我在超市外偶然看到了一张报纸,仔细拜读完大家的心血之作,便决定加入这个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团队。自此,我便与“闻新”结下了难舍难分的缘。    创刊五载,四届“闻新人”已然离开了西法大,各自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在心灵深处,或许大家都和我一样,依稀存留有一颗“闻新”的种子。于我而言,作为一名奋战在新闻战线的菜鸟,一直以“闻小新”为名,默默耕耘、无悔青春,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心情。    最近,在我与西法大残存的一丝纽带“月在闻新圆”群内,第六届“闻新人”号召历届“闻新人”回校庆生,但大多因故不能赴约,我也不例外,只是我也不知道该对大家说点什么?毕竟,这个纽带串起了一段段回忆、一个个故事??    那里,有我们浪漫青春的放荡不羁,也有文艺青年的笔耕不辍,有排版校稿的辛勤付出,也有难以涌动的同窗之情。回忆,只消一刻;倾诉,必须要用一生;这是个永远无法等消的不等式。    对于“闻新”,唯有心存感激;但对于西法大,心情从来很复杂;或许很多学校都暴露出了这个问题,一味地蛮目扩招,只看数量不重质量,让我们及其追随的人,成了这个时代的受害者。    但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和事,都值得感激。难道不是吗?喜欢你的人给予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自省与成长。    因此,《闻新周报》之于我,则是我打开大学最正确的方式。此刻,我在重庆,遥望西北长安,唯愿“闻新”越办越好、越加知名。我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与你们再次相聚,再续那一段即将消逝的情缘。    因为在我心底,你始终留存着最初的模样;收藏的那一张张微微泛黄的报纸,都是我对你无以名状的仰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如果不懂,就不要去评价
临时抱佛脚,懂行的人一听就知道你是门外汉
表面不笑你,心里看不起
不如明说自己不懂红酒,平时都是喝白酒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6
专业用词:单宁。酒体,口感,风味,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