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12-23
推荐《活着》
这是我最喜欢也是现在想起来印象较深的一本书。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成为伟大,成为卓越,而是平凡的活着本身,就很不容易。
与这本书结缘在五年前的冬天,上大二寒假,在上海某工厂,为了自己的第一个笔记本电脑,远赴他乡。
午后调休,无事,翻开了这本曾被好多大咖推荐背书的中国现代文学小说的巅峰作品之一。
一度曾被富贵气的半死的我,在中间哽咽了好几次,我不知道该去怪谁,是怪命运不公,还是怪富贵不够努力,但这些都怕不是正确的答案。
一本让人看了容易让人失语的书,推荐一读。另外也要感谢余华老师的付出,让我们有幸看到这么精彩迭起的人生,为此我也翻看了余老师其他的书,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看一下《许三观卖血记》,也挺不错的。
第2个回答 2019-12-07
傅雷家书,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1954)“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的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和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1956)“儿子交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聚少别多,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在信件中傅家人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傅雷为傅聪纾解艺术道路上的心绪问题:“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1955)也兴奋地交流刚看的戏剧电影,“常香玉的天生嗓子太美了,上下高低的range很广,而且会演戏,剧本也编得好。”(1956)
这些家信更因傅雷一家在时代悲剧中的命运变幻带有悲凉的感染力,傅雷在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沉重地说,“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1966)[1][2][3]
版本比较
译林版《傅雷家书》是第一次收入傅聪家信吗?
《傅雷家书》经历了三十几年出版过程,不断增加书信,调整内容,变换出版社,从三联到辽宁教育再到译林,从一本十几万字的小册子变为一本傅家大书。
那么,这次译林版的“家书”是最全面的吗?傅聪家信是今年第一次收入《傅雷家书》吗?
傅聪与父母
傅敏初次编撰整理《傅雷家书》时,傅雷的信保留在远在海外的傅聪手中,而傅聪的信已在文革中失踪,因此1981年最初版的《傅雷家书》是没有傅聪的回信的。后来傅聪的信被发现,但因为傅聪本人不同意发表,出版社也只好作罢。
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最早将傅聪的回信6通收入《傅雷家书》作为前言出版,之后出版的《傅雷家书》基本保留了这种做法。
这次译林版的内容,据傅敏在《编后记》说,是“在全编本的基础上,精选出的“父亲信132通,母亲信39通,同时选入傅聪家信13通,共计172通”,“虽无全编本拉拉杂杂、唠唠叨叨的日常亲切感和真实感,却更加紧凑、更具可读性……选入傅聪家信13通,则语境更完整、内容更连贯,针对性更强”。
因此,“傅聪家信虽然不是首次发表,但精选编排,与傅雷家书紧密呼应,形成全新的完整版本
第3个回答 2020-01-01
那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因为一个妈妈在教育方面要胜过无数个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他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传授给孩子的只有知识,而妈妈传输给孩子的更多的是孩子的习惯。
第4个回答 2019-11-30
我会推荐《等待》,作者写出了上个世纪的心酸往事,非常好看。
第5个回答 2019-12-02
我会推荐《活着》这本书,作者:余华。原因是主人公的一生,都在送走亲人,从他的父母,到他的儿子,再到他的女儿、妻子、女婿、孙儿,无法想象这需要多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使他不对生活失望,始终坚信“活着”,或许他的心早就死了,但是为了死去的亲人,他必须坚持“活着”,用自己的余生去体会已故之人的愿景,为了他们而活,更是为自己而活!读完这本书然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