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4-09-01
家庭趣事
“哈哈哈”——咦!这快乐的笑声是从哪传来的?哦!原来是从我家传来的。
今天,又一届“家庭杯”知识竞赛开赛了。上一届冠军是妈妈,这一届爸爸很不服气,势夺冠军。我还是主持人,我穿着妈妈给买的旗袍和一双绣着小花的老北京布鞋。蛮有主持人气质的。
我拿着麦克风走到客厅中央:“请问传说是谁创造的文字。”妈妈马上说:“是仓颉。”
“回答正确。加十分”我在小黑板上为妈妈加了十分。“其他选手要加油哟!”我看了看爸爸说。只见爸爸信心十足。妈妈首战告捷。我继续出题:“请听好,历史上是哪位皇帝统一了文字?”“是秦始皇”爸爸明显这道题比妈妈反应快。“回答正确,加十分”我也给爸爸写上了十分。“好,下面第三个问题,建立夏朝的皇帝是谁?”爸爸马上回答是夏启,“哈哈,你没抢过我吧”爸爸得意地对妈妈说。“恭喜您,回答正确,看来这次爸爸选手要扳回一局了”我着急的说,“妈妈加油。”下一个问题我出的是《短歌行》的作者是谁。“是李白吧?”妈妈犹豫着说。“什么呀,是王维。”爸爸嘲笑妈妈说。“哈哈哈,两位选手不要争了,都回答错误。”我提醒着他们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可是爸爸妈妈还是没想起来。“哎,是曹操嘛!”我惋惜的说,“还要加强学习哟”。爸爸妈妈恍然大悟。
不知不觉已经晚上九点了,我宣布:“本周‘家庭杯’知识竞赛圆满结束。一等奖爸爸,二等奖妈妈。”
妈妈不服气,那就等着下周的“家庭杯”知识竞赛吧。呵呵呵……我家的知识竞赛有趣吧!
家庭知识竞赛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夏夜的宁静,原来是我们家中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知识竞赛。皎洁的月光带着一串星星织上深蓝的天,来观看这场竞赛。
我们全家六口都参加了竞赛。只见我穿着长袍,拿着话筒郑重地宣布:“首届‘智慧家庭杯’知识竞赛现在开始,首先感谢cctv、辽宁tv……”。姑姑着急的说:“别耍怪了,快开始。”“啊!竟敢这样和主持人说话,小心哟!”我一本正经的说。接着我清了清嗓子,说:“请听题,孔子的父亲是谁?”大家沉思了一会,姑姑站了起来说:“孔子的父亲是不是电钻呀?”大家捧腹大笑,姑父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架在鼻梁上的眼镜也掉在了地上。爷爷奶奶笑弯了腰,使劲想停止笑,脸都憋红了。我笑得直让妈妈揉揉肚子。“姑姑,我们是知识竞赛,不是脑筋急转弯。”我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姑姑眨眨眼说:“知道了。”我又接着提问了:“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谁?”大家再次陷入了沉思。妈妈先是低头想了想突然站起来:“是夏桀。”“错!”我无奈的说,“为什么我们家里全是对中华五千年历史一窍不通的人呢?”说时迟那时快,爸爸深沉地站了起来,摆了摆眼镜,彬彬有礼地说:“是商纣王。”我高兴极了,为我有一个学识渊博的爸爸感到无比自豪。兴高采烈地说:“恭喜你,答对了!”家里发出阵阵笑声……
这次竞赛还在紧张进行着,家里人为了思考问题可谓是绞尽脑汁……这时,月亮隐藏到了云朵的后面,星星闭上了眼睛,夜空变得格外美丽,浪漫。
朝花夕拾读后感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则在鲁迅写的《朝花夕拾》里就是写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忆。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为动力,写进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诉我们,在童年中的无奈释放出来。同时也给家长们一个理解和同情的心态对待我们像鲁迅在童年里那种不被长辈重视的警钟。
在《朝花夕拾》中,给我最深的一篇则是“狗,猫,鼠”。在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题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内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鲁迅在童年里与一只仇猫的叙事。作者与猫的关系和对猫的讨厌。这说明鲁迅在童年里的不知与单纯。也写出作者在童年与一只猫的搏斗。
从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过的,但这也时时刻刻充满着美好的回忆。
鲁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们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鲁迅一样的。童年和青年过得好或坏它都会留给予们回忆,所以鲁迅和我们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黛玉——我读《红楼梦》
我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有些感性。喜欢在残缺中寻找属于内心深处的那份感动与美丽。但这不是多愁善感,无愁觅恨。稚嫩的心会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一梦而泪眼朦眬。
——题记。
第一次读《红楼梦》时,我还是个小孩子。故事里的林黛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为喜欢她,相反的,我从内心十分讨厌这位整天哭哭啼啼,做事刻薄,说话尖锐的“小心眼”。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贾宝玉对她痴恋一生。
等我长大点了,我又重新拿起《红楼梦》。这时,我才慢慢明白黛玉的诗,黛玉的梦,黛玉的泪。重新读描写她与宝玉的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时,心里生出好些感触:初见时黛玉在心里说的一名“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脱口而出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这一问一答注定了这痴情的千古绝唱。
再读,再品。黛玉多愁的泪也有了源头。从小寄人篱下的她,小心翼翼,害怕别人对她的嘲笑。她没有勇气如史湘云,醉卧芍药丛中的青石凳上,却总是“严严实实裹着一床红绫子被”;她没有心气如薛宝钗,写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云”。她只愿“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的离去,让我一直难以释怀。黛玉深爱着宝玉,他们有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的愿望,希望白头偕老。却又无奈上天让黛玉在心上人与另一个女人的良辰吉时。一面是洞房花烛,一面是生死离别。黛玉是苦的,有那么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爱的人的注视下离去。她却只能焚稿断情魂归离恨天。黛玉输了,败了,而胜者是那与她心上人结下金玉良缘的薛宝钗。可是,黛玉又在哪里输了呢,她的才情谁能比拟?她的一颦一笑何人能及?只能怪她生存的社会太黑,黑得如墨。黛玉的泪也只能反射它的黑。
黛玉也是幸运的。世界与封建的黑暗没有玷污这位“珠仙子”,她一直高傲纯净,她可以继续做自己,继续纯洁清高,就如她的诗“质来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
合上书,闭上眼,一个消受苍白的女子慢慢在黑暗中消逝,痴痴地唱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