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05-17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具有我国民间文化的气质和特点。在民间音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的国粹。二胡流行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非常具有影响力。今天来了解一下,二胡的十大名曲。
二胡的十大名曲分别是: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这十大名曲都非常的震撼人心,具有极其大的影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不要让它蒙上历史的尘埃。
二胡图片
第2个回答 2020-05-17
别是: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这十首曲子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
《良宵》
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乐曲充分发挥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点。
《听松》
华彦钧(阿炳)曲。相传宋朝时候,兀术被岳飞打败、狼狈逃窜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喊声震天的声音。《听松》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
《寒春风曲》
华彦钧(阿炳)作曲。乐曲的一部分曲调、演奏手法与《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
《空山鸟语》
《空山鸟语》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其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寨》)。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
《月夜》
《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病中吟》
《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于1915年开始构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发表。《病中吟》原名《胡适》,因与教育家、文学家胡适同名,遂改为《安适》。
《光明行》
《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春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气势恢宏,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
扩展资料:
二泉映月创作背景
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巨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
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
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泉映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胡名曲
第3个回答 2020-05-17
二胡十大名曲是由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良宵、空山鸟语、月夜、光明行、病中吟、流波曲和三宝佛组成,有悲伤有欢快。
1、《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民国时期盲人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乐曲中的“二泉”指的是被称作“天下第二泉”的无锡惠山泉。这首乐曲通过二胡的独奏表达了音乐家内心苍凉的心境和对坎坷孤独人生的对抗。因为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意境感染力,《二泉映月》在多部影视剧中出现,每一次出现,剧中的氛围都会因此大变。
2、《听松》

《听松》是音乐家华彦钧的另一代表作,与《二胡映月》不同的是,这首乐曲是根据从前的历史故事改变的,传说北宋末年,金兀术被岳飞打败,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无力的倾听着宋朝兵马朝自己奔来的声音。《听松》全曲跌宕起伏,豪迈奔放,表达了音乐家对岳飞的崇慕之情。
3、《寒春风曲》

盲人音乐家华彦钧的又一力作。这首曲子的一部分曲调和演奏手法和《二泉映月》非常相似,但比起《二泉映月》,前者的曲调更为活泼流畅,听后让人觉得舒展而宽广,好像走在明媚的春风中。
4、《良宵》

这首原名为《除夜小唱》的乐曲,是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在1928年创作的。作为一首在音乐家与友人欢聚时的即兴小作,《良宵》的曲调非常的清新欢快,曲风简洁自然,听完后让人有怡然自得的感觉。
5、《空山鸟语》
第4个回答 2020-05-17
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
《良宵》
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乐曲充分发挥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点。
《听松》
华彦钧(阿炳)曲。相传宋朝时候,兀术被岳飞打败、狼狈逃窜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喊声震天的声音。《听松》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
《寒春风曲》
华彦钧(阿炳)作曲。乐曲的一部分曲调、演奏手法与《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
《空山鸟语》
《空山鸟语》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其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寨》)。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
《月夜》
《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病中吟》
《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于1915年开始构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发表。《病中吟》原名《胡适》,因与教育家、文学家胡适同名,遂改为《安适》。
《光明行》
《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春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气势恢宏,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胡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