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9-01-17
一、教育子女是父母的社会责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很早就有“孟母择邻”、“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魏晋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清代孙奇逢的《教子家训》和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都是古代家庭教育的文献。近现代的鲁迅和陈鹤琴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们的文章对家庭教育有许多见解。但从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些带倾向性问题。如不考虑子女本身的条件和社会所能提供给他们发展的可能性,此引起子女的反感,厌学、逃学、出走屡有发生,甚至有的忽视儿童品德与行为的早期培养和训练性的问题。学生养不成社会公德,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基本的自理能力。过分的溺爱、娇宠也是家庭教育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许多孩子在父母、爷爷、奶奶的娇惯下,养成了自私、任性、只知受爱,不懂爱人的不良性格,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至于家庭教育方法上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儿童年龄特点的现象就更多了。由此家庭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和家庭教育水平过低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对劳动者素质和专业人才要求的提高,越来越迫切要求解决这对矛盾。因此,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己成了当务之急。每位做父母的都要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挑起教育好下一代的社会重任。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每一个人总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和扩充;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三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就能使年轻一代顺利地成长,因此,三者在教育方向、目标、内容上应该是一致的,都是要把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都要进行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家庭教育由于其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而也带来了家庭教育的下列特性:
(一)天然性
家庭是一所优劣兼收,不考而取的“学校”。学生是当然的学生,不论是天才、神童还是呆子、残疾人统统都是家庭学校的一员;父母也是当然的老师,每位家长,只要与子女生活在一起,那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二)全程性
家庭教育从学制上来说,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教育。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受到两种形式的家庭教育:当他呱呱坠地时就开始受到父母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成长,这固然是在接受家庭教育;以后他长大成人,自己当了父母,又要受到子女的监督和促进,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学习怎样当个称职的家长,这是在接受另一种形式的家庭教育。
(三)陶冶性
家庭教育没有课堂,没有教科书,没有固定的上课形式。全部教育形式就是孩子在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因此,父母的言行是一本不成文的教科书。模仿是儿童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模仿的效果取决于客体的生动性、可接近性和客体对孩子的权威性。父母对子女来说是最可接近的人,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权威性也较大。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的品德、性格和志趣,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此联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孩子是父母一步一步地引入社会的;希望我们的父母们努力用模范言行少为孩子编写一部出色的教科书,一部让孩子可以引以为傲的教科书。”
(四)个别性
家庭教育的对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比之学校教育每位老师要面对几十个不同特点的孩子,要单一得多。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的个别教育。这种个别教育的长处是针对性强,完全是因材施教,对孩子的帮助大。但因为是一家一户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短处,如孩子没有同龄伙伴,没有可比较、可竞争的对手,容易孤独、自私,不易发现在与伙伴相处中的矛盾和问题,并教育之。困此,家庭的个别教育必须与学校的集体教育结合进行。
良好的、完美的家庭教育必须注意到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在教育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台水平。
三、一个好家长的必备条件
家庭教育既十分重要,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当一名家庭教育的合格教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的人,在学校里可能是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教育转变了许多差生,而在家里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成为不合格的父母。更何况有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缺乏教育理论的年轻父母,他们教育子女就会有更大的困难。
那么,怎样才是一位合格的家长呢?作为一名好家长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根据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1984年发出的倡议书,一个合格的家长应有以下5条要求:
(一)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做子女的榜样。
父母是与孩子接触最多、时间最久的人,因而也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在孩子面前,家长从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是没有小事的。父母与邻居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那么,孩子也会经常与小朋友吵架;父母双方主动做家务活,那么孩子也会高高兴兴地帮爸爸妈妈做事。所以,要教育孩子具有“五爱”公德,家长自己就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正如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的:“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家长的自我教育又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最主要的内容。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把烟戒了,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夫妻和睦了,也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而努力学文化,这些都是自我教育、提高修养的表现,值得称颂。
(二)学习抚育、培养、子女的科学知识。
孩子从小到大,从呀呀学语,到有知识懂道理成为能自立的一个公民,是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发展的。做父母的就要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按照科学规律来抚养和教育。为此,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比如生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有的家长可能认为,我们的上一辈也没学什么理论,不也把一个个孩子拉扯大了吗?有的还很有出息呢。这也是事实。但老一辈往往有好几个孩子r他们是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到规律的。如老人们说“3岁看18,”实际上指出了3、4岁时,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3岁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后也不会改变。因此,要抓紧教育,这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有时教育第一个孩子没经验,教育第二个孩子就纠正了。而观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必须养好、教好,不能尝试错误。因此,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就更加必要了。一个好家长应该是勤奋学习的模范。近年来,各地出版了不少家庭教育的读物、杂志(如《父母必读》、《为了孩子》、《家长报》等),都是提高家庭教育理论修养的好教材,可供家长选择自学。
(三)爱护子女,对子女耐心诱导,不娇惯,不打骂。
教育孩子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效。但是,臼前的年轻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如期望过高。父母爱子女是人之常情,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是使子女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养料”。但是,爱之过度,失去分寸,就变成溺爱。对孩子有求必应,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的思想,缺乏自理能力,不能适应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的环境,最终使孩子对爱的情感麻木不仁,既不懂得别人给他的爱,也不会爱别人,成为一个感情冷漠的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爱离开了要求,就成了害。但是,要求也要恰当。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逼着孩子学这学那,逼着孩子门门功课全优,逼着孩子非要考:某某重点学校等等,稍一懈怠,就训斥指责棍棒交加,这种方法也是不科学的。结果逼得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绝路。有人把上述两种教育方法形象地比作《红楼梦》里贾母与贾政对待宝玉的教育方法:贾母是娇纵,贾政是打骂。无论贾母还是贾政都是把贾宝玉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一个是传宗接代的命根子,一个是光宗耀祖的继承人。所以,他们的教育方法都是封建教育的反映。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把热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爱的情感,也就是要冷静;理智地来驾驭自己的感情,既不要在孩子面前无限度地流露自己的爱,如当着别人面过分地赞扬自己孩子,也不要爱之不成转为恨,恨铁不成钢,对孩子怒骂毒打。所谓严格要求,就是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提出合理的、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不迁就姑息孩子的缺点错误或不合理要求。但是,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通过耐心说服,讲清道理,循循善诱,使孩子明白是非,提高认识,自觉行动。而不能采用任何强制的、压服的甚至体罚的办法使孩子就范。
(四)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后代培养成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家庭和学校、社会应该采取一致行动,使这几种教育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以便更有效地影响孩子。学校教育是最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构,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工作者,学校代表国家向年轻一代施加的影响是起主导作用的。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强化学校的教育,热情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与学校教师一起,做好教育工作。绝对不能各行其是,自搞一套,更不能与学校教育唱反调,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影响他的健康发展。我们的社会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校外教育机构、各种信息传播媒介、社会环境等是对儿童施加影响的重要途径。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利用多种社会教育因素,避免或控制某些不良影响,以达到加快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目的。
(五)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同样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培养,切忌重智,轻德体,放弃美育和劳动教育。因为,一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是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整体。品德高尚,有崇高的理想作学习的动力,学习的习惯较好,不怕困难,有毅力等,都会促进孩子文化知识的掌握。至于身体好坏,与学习的精力、克服困难的毅力有密切关系。美可以陶冶情操,使人道德高尚,美的创造需要高度想象力,这些都有助于人智力发展。通过劳动,不仅培养了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锻炼了灵巧的双手,而且可以增长才干,提高自治自理的能力,为将来在社会上自立打好基础。因此,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不可偏废的。尤其在小学阶段,各方面都打下良好的基础,就为他日后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错过了这个最佳发展时机,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来补基础,就为时晚了。
要培养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家长也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养。家长除了在思想、道德、品行方面做子女的榜样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水平。这样不仅能启发和帮助孩子解答——个个“为什么?”而且能以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求知的热情来影响孩子,冶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在文艺、体育方面也应有一定的兴趣,从而带动孩子产生多打面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总之,要教育好孩子,家长自己首先要受教育,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素养,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愿每位家长把对子女的爱升华为做个合格的好家长,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国家培育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编者按】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很累,中国的父母更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
不幸的是,作为传承性很强的家庭教育,今天的父母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为孩子设计好的人生计划,很有可能是自以为是的凭空规划。其结果可能是,父母使的力气越大,孩子受的罪越多,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可能性也越大。
每个人都曾为人子女,每个人大都会为人父母。为了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够格吗?当我们责骂孩子不爱学习时,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榜样?当我们指责学校教育有问题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很多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
【现象一】小提琴夺走了我的童年
在许多人眼里,川子是个非常出色的青年。今年28岁的他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高校,但对于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他有许多话要说。
很难用一个词汇定性我所受的家庭教育。我自小好奇心很强,凡事喜欢究其根底,父亲发现了这一点,从并不宽裕的家庭预算中为我买了很多的书籍。那时候还没有许多的娱乐项目,读书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大约从我小学三年级开始,父亲开始了他的育才计划--英语、日语、书法、小提琴……我的童年从此开始改变。
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那时,各种学习班还没有那么多,所有的讲授均由我父亲完成。其实,有些他也不懂,只是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方面,他跟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那么自以为是。
记得那时我每天早上5点就被揪起来,开始跟他读两个小时的外语,然后才是跟其他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如果说外语、书法仅仅算是“加码”的话,所谓的业余爱好--小提琴,对我来说则不啻于一场噩梦。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我的爱好,完全是他自己的爱好,和很多家长一样,把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强加给孩子,夺走了我童年的欢乐。也是从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开始,我的生活中多了一项重要的内容--练琴,教师当然也是他自己。条件所限,那时的我甚至没有一把适合自己的儿童琴,直接用成年人的琴练,这对我的臂力以及下颌是个严峻的考验。记得那年暑假,我每天要练8小时的琴,开学后也是同样,挤掉了我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
在父亲看来,若是看到我放学后不做点儿什么就是浪费时间。那时,父亲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不能荒废了时间”。随后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父亲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拉琴的要求当然是变本加厉,稍有懈怠,随之而来的就是拳脚暴力。与别的孩子相反,那时的我最害怕放学和寒暑假,至少在学校里,我还可以轻松应对,但回到了家,我却要为那个不属于我的“业余爱好”付出我的汗水和眼泪。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6年,直到我进了高中,住了校,才暂时摆脱了家庭。
牺牲了我宝贵的童年,收获又是什么呢?上大学以后,我再也没有碰过小提琴,因为一看到它就会让我回忆起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与父亲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大学时放假回到家,发现想找点话题都很难。平常给家里打电话,成了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亲情的需要。最为糟糕的是,长久的暴力和反抗,甚至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在大学以及工作中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其实我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绝不是个案,每当看到寒暑假里父母带着孩子背着电子琴、小提琴等赶场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感到深深的悲哀。很多人说父母之爱是无私的,我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点儿不同看法,有多少孩子学这学那是因为自己真正爱好的呢?又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呢?
我想对天下的父母说,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物,让孩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川子)
【现象二】儿子的埋怨让我伤透心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儿子好,希望把儿子设计成才,结果却适得其反。
我30岁才有儿子,那真是如获至宝,捧到手里怕冻了,含到嘴里怕化了。从小儿子就听话,我决心按照我的计划培养儿子。
上小学时,我为他选择了当地最好的学校,还一口气给他报了3个课外辅导班,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儿子学习成绩很好,五年级时,我已经让儿子把六年级的课程学完了。所以儿子没有上六年级就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涯,我决定让儿子直接“跳”到初中去!而且要上全市最好的初中。
于是,我托关系、找门路,好不容易让儿子进了离家百里的市重点初中。儿子从小没有离开过家,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两间房子,请他外公外婆去做陪读。我和丈夫每个星期天去看望他们,平时晚上我只能通过电话来跟宝贝儿子联系了。
跟儿子通电话是最痛苦的事儿,刚刚开学时,儿子总是在电话里给我哭诉。终于有一天,儿子在电话里说他头痛,以至上课不能听讲了。我赶紧赶到学校,把儿子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而形成的脑神经紊乱引发头痛。
考高中时,儿子没有跟我们商量就填报了B类高中的志愿,他可能感到自己考不上A类重点高中。后来,儿子果然被B类高中录取,可是我们说什么也不让他去,我想办法把儿子转到重点高中。可是,儿子却老大不愿意,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才勉强去了重点高中。
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在重点高中始终提不起精神,学习成绩当然每况愈下。他告诉我说:“我在重点高中,每次考试都排在老末,自信心全没了,都怨你们!”
儿子的埋怨,让我伤透了心。到高二分文理科时,儿子想学文科,我说:“学文科将来就业面太窄,高考录取比例也小,学文是没有前途的。”儿子最终还是听我的话选择了理科。但是,儿子数学、物理两科基础太差,每天放学回来没见他高兴过。结果,高考成绩只上了专科线。
填报志愿时,儿子报了内蒙古的一所专科学校,我嫌学校离家太远,儿子却说:“我就想离你们远远的!”选择专业时,儿子想学工商管理专业,我说:“上专科还是学一门实用技术好,报计算机专业吧?”儿子又听了我一次话,填报了计算机专业。
谁知道这回我又错了,儿子到学校后,对计算机专业极不感兴趣,我在电话里劝他找学校领导改专业,谁知道他竟然对我说:“你就把我当成死人,永远也不要管我的事情!”
现在儿子放假回来,基本上不愿和我说话,我想找机会和儿子好好谈谈,可是儿子却故意躲避我……(辛愿)
【观点】
家庭教育需要创新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
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个人来回答!
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这道理就像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学生“减负”问题,我的看法是,学生“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减负”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教师和父母要“增负”。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再靠经验来教孩子,应该学习怎样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做个优秀的父母。
千万个孩子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一种成功能够弥补家庭的失败,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如果家庭渎职,即使有再多的学校、社区工作站、心理咨询室和劳动教养所,都将无济于事。(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东华)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的“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上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
然而,上述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视了。有很多高学历的父母,总是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一个高中生曾在来信中说道:父亲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母亲是某公司的副总经理,从小家庭就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压力,当她转入一所新的重点高中后,因为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家庭给她的压力,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然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直到高考前,她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最后她想到了自杀……幸运的是,这个女孩得救了,但女孩的父母仍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他们一直认为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知恩图报。
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每个父母重视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 陶言)
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孩子观
教育的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种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近代以来,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曾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过程,我们的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起来并逐步演变。
民族国家本位的孩子观,与家族本位的孩子观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孩子是整体目标的手段。孩子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家族的利益,个体需求必须让位于整体需求。与这样的孩子观相适应,我国近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教育中教化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观念和制度支配下,中国孩子的某些社会状况和问题一直遗留了下来。儿童和青少年的一些基本权利缺乏切实的保障,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制度的保证,他们的心理品质养成、性格发展等需要,更为我们的教育所忽略。
如今,社会急速变化的价值多元、信息开放的趋势,越来越个人化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反衬出既有教育模式对孩子的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主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感的培养等的不利。
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制度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并对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对人类承担起道义和责任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陈映芳)
【相关链接】
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陈鹤琴
孩子的首席教养者、第一位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要是不系统进行教育学的教育,不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的话,无论什么样成功的教育工作都是完全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福禄培尔
母亲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克鲁普斯卡娅
第2个回答 2009-01-21
一、教育子女是父母的社会责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很早就有“孟母择邻”、“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魏晋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清代孙奇逢的《教子家训》和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都是古代家庭教育的文献
第3个回答 2009-01-22
到这里看看,幼儿、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些。
莲子的博客(家庭教育) blog.163.com zhanggl0909@126
参考资料:莲子的博客(家庭教育) blog.163.com zhanggl0909@126
第4个回答 2009-01-16
编者按】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很累,中国的父母更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
不幸的是,作为传承性很强的家庭教育,今天的父母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为孩子设计好的人生计划,很有可能是自以为是的凭空规划。其结果可能是,父母使的力气越大,孩子受的罪越多,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可能性也越大。
每个人都曾为人子女,每个人大都会为人父母。为了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够格吗?当我们责骂孩子不爱学习时,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榜样?当我们指责学校教育有问题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很多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
【现象一】小提琴夺走了我的童年
在许多人眼里,川子是个非常出色的青年。今年28岁的他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高校,但对于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他有许多话要说。
很难用一个词汇定性我所受的家庭教育。我自小好奇心很强,凡事喜欢究其根底,父亲发现了这一点,从并不宽裕的家庭预算中为我买了很多的书籍。那时候还没有许多的娱乐项目,读书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大约从我小学三年级开始,父亲开始了他的育才计划--英语、日语、书法、小提琴……我的童年从此开始改变。
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那时,各种学习班还没有那么多,所有的讲授均由我父亲完成。其实,有些他也不懂,只是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方面,他跟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那么自以为是。
记得那时我每天早上5点就被揪起来,开始跟他读两个小时的外语,然后才是跟其他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如果说外语、书法仅仅算是“加码”的话,所谓的业余爱好--小提琴,对我来说则不啻于一场噩梦。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我的爱好,完全是他自己的爱好,和很多家长一样,把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强加给孩子,夺走了我童年的欢乐。也是从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开始,我的生活中多了一项重要的内容--练琴,教师当然也是他自己。条件所限,那时的我甚至没有一把适合自己的儿童琴,直接用成年人的琴练,这对我的臂力以及下颌是个严峻的考验。记得那年暑假,我每天要练8小时的琴,开学后也是同样,挤掉了我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
在父亲看来,若是看到我放学后不做点儿什么就是浪费时间。那时,父亲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不能荒废了时间”。随后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父亲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拉琴的要求当然是变本加厉,稍有懈怠,随之而来的就是拳脚暴力。与别的孩子相反,那时的我最害怕放学和寒暑假,至少在学校里,我还可以轻松应对,但回到了家,我却要为那个不属于我的“业余爱好”付出我的汗水和眼泪。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6年,直到我进了高中,住了校,才暂时摆脱了家庭。
牺牲了我宝贵的童年,收获又是什么呢?上大学以后,我再也没有碰过小提琴,因为一看到它就会让我回忆起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与父亲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大学时放假回到家,发现想找点话题都很难。平常给家里打电话,成了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亲情的需要。最为糟糕的是,长久的暴力和反抗,甚至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在大学以及工作中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其实我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绝不是个案,每当看到寒暑假里父母带着孩子背着电子琴、小提琴等赶场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感到深深的悲哀。很多人说父母之爱是无私的,我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点儿不同看法,有多少孩子学这学那是因为自己真正爱好的呢?又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呢?
我想对天下的父母说,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物,让孩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川子)
【现象二】儿子的埋怨让我伤透心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儿子好,希望把儿子设计成才,结果却适得其反。
我30岁才有儿子,那真是如获至宝,捧到手里怕冻了,含到嘴里怕化了。从小儿子就听话,我决心按照我的计划培养儿子。
上小学时,我为他选择了当地最好的学校,还一口气给他报了3个课外辅导班,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儿子学习成绩很好,五年级时,我已经让儿子把六年级的课程学完了。所以儿子没有上六年级就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涯,我决定让儿子直接“跳”到初中去!而且要上全市最好的初中。
于是,我托关系、找门路,好不容易让儿子进了离家百里的市重点初中。儿子从小没有离开过家,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两间房子,请他外公外婆去做陪读。我和丈夫每个星期天去看望他们,平时晚上我只能通过电话来跟宝贝儿子联系了。
跟儿子通电话是最痛苦的事儿,刚刚开学时,儿子总是在电话里给我哭诉。终于有一天,儿子在电话里说他头痛,以至上课不能听讲了。我赶紧赶到学校,把儿子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而形成的脑神经紊乱引发头痛。
考高中时,儿子没有跟我们商量就填报了B类高中的志愿,他可能感到自己考不上A类重点高中。后来,儿子果然被B类高中录取,可是我们说什么也不让他去,我想办法把儿子转到重点高中。可是,儿子却老大不愿意,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才勉强去了重点高中。
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在重点高中始终提不起精神,学习成绩当然每况愈下。他告诉我说:“我在重点高中,每次考试都排在老末,自信心全没了,都怨你们!”
儿子的埋怨,让我伤透了心。到高二分文理科时,儿子想学文科,我说:“学文科将来就业面太窄,高考录取比例也小,学文是没有前途的。”儿子最终还是听我的话选择了理科。但是,儿子数学、物理两科基础太差,每天放学回来没见他高兴过。结果,高考成绩只上了专科线。
填报志愿时,儿子报了内蒙古的一所专科学校,我嫌学校离家太远,儿子却说:“我就想离你们远远的!”选择专业时,儿子想学工商管理专业,我说:“上专科还是学一门实用技术好,报计算机专业吧?”儿子又听了我一次话,填报了计算机专业。
谁知道这回我又错了,儿子到学校后,对计算机专业极不感兴趣,我在电话里劝他找学校领导改专业,谁知道他竟然对我说:“你就把我当成死人,永远也不要管我的事情!”
现在儿子放假回来,基本上不愿和我说话,我想找机会和儿子好好谈谈,可是儿子却故意躲避我……(辛愿)
【观点】
家庭教育需要创新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
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个人来回答!
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这道理就像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学生“减负”问题,我的看法是,学生“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减负”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教师和父母要“增负”。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再靠经验来教孩子,应该学习怎样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做个优秀的父母。
千万个孩子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一种成功能够弥补家庭的失败,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如果家庭渎职,即使有再多的学校、社区工作站、心理咨询室和劳动教养所,都将无济于事。(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东华)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的“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上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
然而,上述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视了。有很多高学历的父母,总是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一个高中生曾在来信中说道:父亲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母亲是某公司的副总经理,从小家庭就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压力,当她转入一所新的重点高中后,因为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家庭给她的压力,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然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直到高考前,她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最后她想到了自杀……幸运的是,这个女孩得救了,但女孩的父母仍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他们一直认为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知恩图报。
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每个父母重视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 陶言)
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孩子观
教育的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种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近代以来,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曾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过程,我们的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起来并逐步演变。
民族国家本位的孩子观,与家族本位的孩子观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孩子是整体目标的手段。孩子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家族的利益,个体需求必须让位于整体需求。与这样的孩子观相适应,我国近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教育中教化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观念和制度支配下,中国孩子的某些社会状况和问题一直遗留了下来。儿童和青少年的一些基本权利缺乏切实的保障,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制度的保证,他们的心理品质养成、性格发展等需要,更为我们的教育所忽略。
如今,社会急速变化的价值多元、信息开放的趋势,越来越个人化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反衬出既有教育模式对孩子的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主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感的培养等的不利。
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制度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并对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对人类承担起道义和责任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陈映芳)
【相关链接】
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陈鹤琴
孩子的首席教养者、第一位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要是不系统进行教育学的教育,不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的话,无论什么样成功的教育工作都是完全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福禄培尔
母亲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克鲁普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