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6-03-1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榆林
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一曲民谣,道出了榆林山水和榆林人的别样美丽,道出了黄土高原的无限魅力。
榆林,又称驼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接地带,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丘岭沟壑,梯田层层,花果满山,堪称“塞上江南”。晋陕峡谷,黄河涛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特异景观。
榆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六千年前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遍布无定河两岸。万里长城蜿蜒横贯榆林700余公里,高耸在榆林城北的镇北台是长城线上最大的峰火台。神木县杨家城是宋代杨家将镇守过的古麟州,米脂县的盘龙山是闯王李自成的行宫。还有统万城、佳县白云山庙、神木县二郎山,以及榆林古城、书法宝库红石峡摩崖石刻等重要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优美的神木县红碱淖……。
榆林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和刘志丹、谢子长等在这里留下了不朽功业和光辉足迹。来到榆林旅游,你会有沉甸甸的收获。
行政区划:榆林地区辖1市11县,地区行署驻榆林市。
国土面积: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
最佳旅游季节:春夏秋冬,各有其景
榆林必游:统万城、镇北台、李自城行宫、二郎山
注意事项:榆林夏季多雷阵雨和冰雹,如果您夏季去旅游注意备好雨具
建西部经济强市 楡林未来20年锁定三大目标
市况简介
人口面积:辖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佳县、米脂县、吴堡县、绥德县、清涧县、子洲县共1区11县,人口333.7万,面积4.3578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位于我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
财政状况: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11.4亿元,财政收入1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8元。
历史沿革:榆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东晋时匈奴人在西部统万城建都,称大夏国。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榆林为地区建制,2000年7月改为地级市。1986年,榆林城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是一个革命老区,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以及歌曲《东方红》就诞生在这里。
“我们的目标,就是利用20年的时间完成三大目标,即把榆林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市、建设成既有时代气息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同时,我们不但有信心使榆林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亮点,而且有信心使她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接受采访时,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坚定而又自信地对记者说。党的“十六大”提出,用20年时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我省建设成西部经济强省的目标。面对当前难得的经济发展形势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总结过去的发展思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新一届榆林市委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今后20年奋斗的“三大目标”。
建设“中国的科威特”
榆林地处华北、西北结合地带,截至目前,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的储藏量都非常丰富。煤炭预计储量2714亿吨,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作为国内外少有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榆林素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美誉。新时期榆林经济发展的思路,就是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以此带动相关和其他产业,实现榆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神华、长庆两大集团先后进入榆林,累计投入300多亿元进行资源勘探开发,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从此拉开序幕。1998年,国家计委批准了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基地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启动建设阶段。基地的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坚持“高起点、大规模、新机制、抓转化”的原则,聚集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煤炭、油气、电力和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建设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输出与转化并举,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地开发建设以来,国家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和支持。目前,已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和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以上规模的火电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包括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林)靖(边)高速公路在内的6条高等级公路同时在建。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带动下,榆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明显加快。周一波说:“榆林又一次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我们将把榆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市委书记罚县领导栽树100株
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榆林,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多年来,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的历史时期,为了给榆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建设山川秀美的人居环境的目标,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的各项政策的同时,榆林提出并开展了“三个一百”工程。
“三个一百”工程是指从今年开始的10年之内,全市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栽树100株,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民每户栽树100株,鼓励和支持榆林籍在外工作的各界人士每人为家乡栽树100株。该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已完成造林面积24万亩,98万人次参加了植树,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48万元。在树木的栽植中,由于广泛使用了覆膜、保水剂、生根粉和其他节水抗旱措施,树木成活率几近100%。
同时,“三个一百”工程也被列为干部政绩考评的一项标准。周一波说,我看一个干部的政绩,就是要看“项目引进来没有、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没有、地上绿起来没有”。他还告诉记者,前不久,有一个县的一位主要领导犯了一点小错误,他就罚其栽了100棵树,由此可见市委对“三个一百”的重视程度。周一波说,“三个一百”工程一定会成为榆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桥梁和载体,成为展现榆林风采,体现榆林人民精神风貌的生态精品工程。
盖起洋楼留人才
为了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榆林提出了建设既有时代气息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的发展目标。而在文化大市的建设当中,人才队伍建设又是重中之重。周一波说,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榆林就是要在加大人才培养、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大胆引进一批急需适用的各类人才,腾出好位子给人才坐,盖起洋楼给人才住,拿出百万元给人才奖,浪费人才的要重罚。今年,榆林计划在省级机关、大专院校引进30名博士生、硕士生,充实到县级和市直领导班子,同时制定实施优惠激励政策,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通过交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在干部的任用选拔上要坚持“以德入围、以德入选、以才取胜”的原则,使领导干部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制度型、服务型、激励型”氛围下形成的“五型人才”,把最优秀的人才用到最关键的岗位。
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其他各项文化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986年,榆林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建设一个开放、文明、特色鲜明的新城市,榆林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为突破口,优化人文环境。今年,榆林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建设中心广场、南门广场以及榆溪河广场等3个广场,同时启动红石峡摩崖石刻的保护和开发、榆林古城墙修复和榆林古城一条街建设,届时,榆林将再现“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雄伟历史风貌。
正如周一波所说,有了当前国内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有蕴藏丰富的资源优势的巨大支撑,有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的有力支持,有高素质的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和全市人民的努力,榆林实现又一次腾飞是有希望、有把握的!在不久的将来,榆林必将成为全国经济建设的亮点,成为让世界瞩目的能源竞争大市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