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理论!)我们教材上的电影实例好多,我打字不行。有《秋菊打官司》、《开国大典》《人到中年》、《超人》、《红高粱》,《红衣少女》、《野草莓》《罗生门》《辽沈战役》《大决战》《人生》等等。我们教材用了100多页讲这个。你自己看过什么,就写什么吧。我们的教材是《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 ,没有推销书,毕竟卖书我又没钱。
(一)电影影像的审美物象性
电影影像是直观的物质视像,电影影像与文学中的内心视像具有同样的逼真性,但又有其不同的特性。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传神的文学描写,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然而其逼真性主要通过内心视象的联想性而达成,是古典文论所说的“传神写照”、“境生象外”的逼真,即以语言文字符号逼似现实物象而达到概括性的形象表现。电影影像是对现实物象的艺术复现,因而所展现的是具有审美意味的物象。在对物质对象和物体行动的表现方面,影视艺术胜过其他一切艺术,与现实距离最近,与实地经验距离最近。即使是异常空灵、出于玄想的电影影像,也具有这种与“物象”、与“现实”、与“实地”的亲近性。因此,电影作为叙述性的艺术,它的形象性问题不再是逼真不逼真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直观动态的影像实现对某种思想、情感的反映,从而达到概括性地表现的问题[6]。机械地复制现实物象是影片缺乏艺术性的突出表现,从艺术性的要求来说,电影影像是对现实物象艺术性、创造性的复现,而不是对现实的机械复制。因此,简要地说,电影影像的形象特性就在于其审美物象性。这意味着,电影艺术不是要以一种符号去逼似现实物象,而是要将现实物象转化为一种艺术符号,从而达成其独特的审美概括。因此,电影的阅读是对“影像”的阅读,而不是文学式的阅读,其过程是从直观到想象的直接转换过程。因此可以说,审美物象性是电影影像逼真性的根基之所在。
电影影像具有“实录现实”与“审美现实”双重复合的特征,电影影像对客体的反映是全部实录的投影呈现。电影影像能原封不动地呈现客体的全貌,使得观众可以依托于其丰富的包孕展开其审美想象,甚至可以无视或超越于作者的主观倾向,依电影所展现的客体生发和展开自由的联想。[7]由具体的人、物、景、光、色、声音等元素构成的电影影像,既作为直观的对象,又作为有意味的符号而存在。影像作为一种符号,具有一种超出自身而指称某种意义的功能,[8]也就是说,电影影像决不是对现实物象的机械复制,而是一种审美创造的结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