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11-08
没有生命就没有爱情,就是有,也是虚无缥缈的。有人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有说炙热的爱情可以燃烧,这样的爱情让所有人痴迷、颠狂、难以自持,可我们却永远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
社会学家说:爱情是社会生存繁衍的基础;生物学家说:爱情是荷尔蒙分泌的产物;经济学家说:爱情是缔结婚姻契约前的谈判;历史学家说:爱情是历史的转折;文学家说:爱情是首诗,一首永恒的诗;艺术家说:爱情是倏忽闪现的灵感。
我理解的爱情是纯净的,简单的。人们歌颂虚幻的美好的爱,颂扬爱的伟大,殊不知这种感情,到最后都成为人们延续生命的一种借口。获得爱情之路上,即使充满了荆棘,充满了伤害,人们却也在追求着,希望亲眼看到它的唯一一次开放。哪怕双手已经沾满泥泞,哪怕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可内心中却在呼喊和渴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23
杨绛提到菲尔丁认为小说家必备的条件,一是天才,二是学问,三是经验,四是爱人类的心。
只有天才才能够写小说吧,有人口才一流,叙述精彩,可是你要他写作,门儿都没有。最典型的是法国女作家柯莱特的所谓小说家丈夫威利,除了奴役枪手创作,自己只会夸夸其谈。要把一个故事讲出来,其它的形式都不及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来得直接和有力。而要讲好一个故事,显然也只有天才才能够。而且小说几乎是跳进天才的脑子,不写出来都不行。托马斯·沃尔夫遇到了编辑珀金斯,他的故事就源源不绝地流淌出来。
小说里有学问。这学问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情的练达,是感悟,有哲理。所以,好的小说能满足读者的多重需要。小说里的学问有趣,生动,相比科普读物和教科书,小说显然更具有可读性,所以也就具有了不可替代性。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自己就是一个穆斯林。小说结构严谨,人物集中,知识性比较强,介绍玉的知识、穆斯林风俗习惯、六十年代初北大风物,学问很大。小说塑造的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君玉、韩天星、韩新月、楚雁潮、郑晓京、谢秋思、罗秀竹、蒲寿昌、侯凤山......个性鲜明,生活中几乎都有原型。小说以玉为主线,写了回族梁家三代人的爱恨情仇。葬礼有两场,一是玉匠梁亦清的葬礼,二是梁亦清的外孙女韩新月的葬礼。
经验必不可少。很多小说家岁至中年,笔力雄奇。比如叙述视角的称谓问题很有意思,也是经验的体现。《红楼梦》里称谓是贾母王夫人贾政宝玉凤姐,这个叙述的视角是谁的?因为小说没有一个最固定的主人公,所以这个叙述视角显然不是某一个人的。里面又说了,一般人不许称宝玉的名字的。那么,又都是谁可以称贾母?这都是经验。那些纯粹虚构的,过于集中矛盾冲突的,总是不能吸引到读者。而体现了作者的经验,既独特又具备普遍性的,往往能够引起人共鸣。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小说里没有爱情,就像菜里没有盐,没滋味。小说家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无论具有怎样的缺陷,因为倾注了创作者的心血,成为鲜活的独特的经典的形象,那就是爱人类的心使然。
写作长篇小说实在是一件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工作,其中充满了探险、尝试、纠结、酝酿,有惊喜,有具大的存在感,可能也有沮丧,甚至挫败。然而相比最后形成厚厚一本书甚至成为旷世之作的巨大收获,这一过程实在来得太有价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