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疑心病,怎么办啊啊??

我觉得自己有疑心病,老是把事情想得很糟,天天都烦,有时候还莫名其妙怀疑别人,朋友开导我,我还是老犯疑心病,我不想因为这件事,天天陷在烦恼中,失去朋友,失去他,我还老是怀疑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向他怎么不对我好之类的,天啊,我怎么办?

朋友,看了这个会帮助你的!! 测测你的疑心重不重? 其实,在生活中,大家恐怕遇见过很多的情况:你走进办公室,大家议论的 话题突然中止;你爱人陪你去瞧病,大夫和他(她)单独说了几句话,可回来后你 却发现他(她)什么也不对你说;你的上级忽然三天没训斥你了……碰到这些事情,你心里是不是开始犯嘀咕?是不是觉得别人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 如果你不否认有这种可能,你有没有想过,这更可能只是你的多疑? 每个人都有多疑的时候,疑心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保护自己和预防性保护自己的 正常心理活动,但疑心的程度却有轻重,过于疑心和过于敏感却是不正常的现象了。 敏感多疑,通常不只是对外界事物,也包括对自身状态的猜疑和忧虑。有些人 性格内向,生性不开朗、不豁达,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造成性格不完善和缺陷,我们虽然不能认为这就是精神症状,但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却和性格缺陷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大部分精神疾患中,疑心过重都是主要的表现。他们常常 把周围环境中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事物牵扯到自己的身上,像看到别人吐痰,就认为 是在瞧不起自己;听到他人在交谈中说到自己的姓,就认定是在谈论,甚至讥讽谩 骂自己。而偏执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的妄想观念和意识也都是由过于敏感和 疑心发展来的。其他的病症,如被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分裂症、更 年期精神病和抑郁症的病原之一也是多疑和敏感。 虽然疑心过重并不等于精神疾病,但却有引发精神疾病的可能,其危害之大由 此可见。当然,适度的戒备自然对保护自己有益,但疑心过重,对别人的任何举措 都当做是对自己的居心不良,必然是毫无益处。 那么,你的疑心算不算重呢?你可以通过以下这个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德伯设计 的模拟测试题来判断自己的疑心水平。你只需回答“是”或“否”就行了! 1.你是否认为别人不喜欢你? 2.你是否认为家人和朋友背后说你坏话? 3.你心中是否有给别人下结论的标准? 4.你是否认为多数人在有机会又不被他人发觉的情形下,对伴侣有不忠行为? 5.假如有人赞扬你,你是否常怀疑别人的赞扬出自真心? 6.你是否认为多数人在无人监督时工作一定偷懒? 7.假如你找不到东西,第一个反应是不是认为一定是他人拿走了? 8.如果你需要帮助,是否会多方求援,而非只信某个人的建议? 9.你是否认为,多数人遵守规矩的原因是怕犯下错误被别人发觉? 10.在需要留下你的电话、住址时,你是否犹豫? 每个题回答“是”得5分,答“否”得0分。如果你的得分为15—40分,你对别 人是既怀疑又信任,很正常;如果你的得分为45—50分,你的疑心就太重,你就该 学会如何正确信任自己和别人。 转移注意力是个好办法 不要老去想 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要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每天缠着他 要信任和给他适当的自由空间 怀疑是任何人都会有的自然情绪(怀疑有两种作用:一是防范,一是探索和进步的动力),但一旦弄清真相,无谓的怀疑任何人都会自然消退。因为再予怀疑,无疑是庸人自扰;所以一个正常的人决不肯去做庸人。但一些具有异常心态的人,由于其个性上的缺点,就不是这样;他们的防范超过了正常的界限。一般人,对一些事先还难以足够估计是真是假时,采取怀疑态度是应该的必要的正常心理程序;但一旦真相已白,就会立即自行消除这些使人困惑的和恼人的心理思维情绪,因为一旦消除就会有愉快轻松的感受。但异常心态的人就缺少了能自然消退已弄清真相而毫无必要的怀疑情绪的"能力";而是异常地、顽固地难以消除"怀疑"的心态。他们的大脑神经细胞被以往有缺点的个性性格束缚住了,养成了一种惯性的、不能自拔的过敏和过虑心态。因之这些人其实也很痛苦,因为对某些事明知不必再予怀疑,但却无力予以自拔,陷入深深的困境和苦恼。 克服和消除无谓的和庸人自扰的怀疑和猜忌,首先得认识自己个性上的弱点。然后设法改善个性,正确认识无端怀疑猜忌带来精神上的伤害和痛苦,以及导致心理情绪上的紊乱和生理功能上的失调的一切危害。正确认知建立了,个性改善了,克服和消除无端的怀疑和猜忌也就容易了。 希望你早日成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2
所谓“疑心病”就是“无病疑病”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选用心理治疗可以治好“疑心病”。
治疗“疑心病”从思想方法上讲,是要学习用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看人、看物、看自己,要以客观事实材料根据,切忌胡思乱想、主观主义。治疗“疑心病”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疑心和暗示有关。所谓暗示,就是不加分析、不加批判、毫无反抗的情况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受暗示就是一个人把上述影响作为信念,在心理上尽力趋向于这一方面。暗示可以来自他人,也可以来自自己,来自自己的叫“自我暗示”从暗示的效果好坏,可以将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可以使人增添信心,精神振奋。消极的暗示可以使人忧心多虑、疑神疑鬼。“无病疑病”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即人们常说的“自我感觉良好”就不会出现“无病疑病”的不正常心理状态了。
所谓“疑心病”就是“无病疑病”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选用心理治疗可以治好“疑心病”。
治疗“疑心病”从思想方法上讲,是要学习用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看人、看物、看自己,要以客观事实材料根据,切忌胡思乱想、主观主义。治疗“疑心病”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疑心和暗示有关。所谓暗示,就是不加分析、不加批判、毫无反抗的情况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受暗示就是一个人把上述影响作为信念,在心理上尽力趋向于这一方面。暗示可以来自他人,也可以来自自己,来自自己的叫“自我暗示”从暗示的效果好坏,可以将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可以使人增添信心,精神振奋。消极的暗示可以使人忧心多虑、疑神疑鬼。“无病疑病”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即人们常说的“自我感觉良好”就不会出现“无病疑病”的不正常心理状态了。
对的相信别人有的人是有很重的疑心,比较敏感,不见得是病。有的人可能过于专注,怕失去,故善起疑心。要分析其起疑心的原因,才能定性
疑心是种很严重的病这种病而且会危害到家庭.父母疑心孩子.对孩子疯狂似的教育只会给孩子更大的压抑夫妻有疑心更可怕.相当一部分夫妻就是因为疑心而散.
疑心的产生就是因为过度依赖对方。在爱方面讲就是太爱怕失去而过分关注.只有中间有一件事情错了自己就会非常的敏感长长把小事演化为大事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有疑心这个问题建议去咨询下心理医生.及早防范以免伤害身边的人
自己把心放开点什么事情都坦然点也会好很多
做人别过分的猜疑要对自己对家人都有信心.
第2个回答  2013-11-15
所谓“疑心病”就是“无病疑病”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选用心理治疗可以治好“疑心病”。
治疗“疑心病”从思想方法上讲,是要学习用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看人、看物、看自己,要以客观事实材料根据,切忌胡思乱想、主观主义。治疗“疑心病”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疑心和暗示有关。所谓暗示,就是不加分析、不加批判、毫无反抗的情况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受暗示就是一个人把上述影响作为信念,在心理上尽力趋向于这一方面。暗示可以来自他人,也可以来自自己,来自自己的叫“自我暗示”从暗示的效果好坏,可以将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可以使人增添信心,精神振奋。消极的暗示可以使人忧心多虑、疑神疑鬼。“无病疑病”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即人们常说的“自我感觉良好”就不会出现“无病疑病”的不正常心理状态了。
第3个回答  2020-03-14
如果时间很长了,并且症状很明显,那这就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叫感知综合障碍最常见的是幻听,主要是言语性幻听.病人听见邻居,亲人,同事或陌生人说话,内容往往是使病人不愉快的.最具有特征性的是听见两个或几个声音在谈论病人,彼此争吵,或以第三人称评论病人(评议性幻听).语声常威胁病人,命令病人,或谈论病人的思想,评论病人的行为.病人可以清楚地听出议论他的每一句话,因此十分痛苦.
病人行为常受幻听支配.如与声音做长时间对话,发怒,大笑,恐惧,或喃喃自语,作侧耳倾听状;或沉醉于幻听中,自笑,自言自语,作窃窃私语状.幻听可以是真性的,声音来自客观空间,外界.也可以是假性幻觉,即病人听见脑子里有声音在对话,在谈论他.
感知综合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并不少见.人格解体在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特点,如病人感到脑袋离开了自己的躯干,丧失了体重,身体轻得好像风能吹起来,走路时没感到下肢的存在等.有时此类的体验较复杂抽象,如病人诉述丧失了完整“我”的感觉,“我”分裂成两个或三个,自己是其中一个,只有部分精神活动和肉体活动受自己的支配等.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的根源:先天发育不良和后天教养不当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
  初发复发的急性期,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300-400毫克/天,或奋乃静30-60毫克/天,或氯氮平300-400毫克/天.一般来说,服药后4-6周内,精神症状可被控制.经验表明,加大药物剂量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症状得到控制后仍要继续进行一个月左右的药物治疗,以巩固疗效
  2,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卫生教育
  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均表明,家庭成员对病人的不正确的态度和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均可使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加重或复发,其预后与家庭的照顾关系最大.对病人家庭的心理卫生教育和对病人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和社交技能方面的训练,改善病人家庭和周围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可以明显地降低其复发率.
  3,预防
  ①开展遗传咨询,对已处于婚育年龄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症状没有消失以前,应建议避免结婚和生育,特别是当双方都患过精神分裂症时尤其如此.
  ②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宣传,早发现,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复发多与周围环境中的不良的精神刺激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营造一个友爱的人文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曾经出现过精神症状的人,尤其应注意关心和爱护,避免给予不良的精神刺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