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新编基础训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积累与运用
1.C
2.躁、及、塾
3.B
4.①B ②C
5.B
6.散文
《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7.低 高 高 低 植(或静) 动
8.轻快灵活 羡慕向往
9.翻找蜈蚣 按住斑蝥 拔
何首乌 摘
覆盆子10.作者着重写何首乌,一是为了增添百草园的神奇色彩,二是为了表现儿童特有的心理和情趣。
11.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12.这杯牛奶使处于困境的男孩看到生活中存在的爱心,使他重新燃起了希望,振作起来,继续奋斗。
13.“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与“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相照应。
“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与“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相照应
好处是:使文章前后呼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中心突出。(结合举出的例子具体分析)
14.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善有善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2.爸爸的花儿落了
1.C 2.D 3.B
4.胆战心惊 一筹莫展 心急如焚
5.①A ②D
6.B
7.
花好月圆 花团锦簇 人面桃花 百花齐放 鸟语花香
8.
林海音台湾
《城南旧事》9.一方面指
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
10.表现了我急切回家报告拿到小学毕业文凭时喜悦的心情;表现了我预感到情况不好,想早点回家去的忧虑心情。
11.“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12.因为爸爸平时对“我”的教导,使“我”在知道爸爸病故时,感到自己作为姐姐应该负担起家庭的重担。
13.①听鬼故事②听“唱话匣子” ③逛游艺园
14.示例:“抹抹嘴”“张望”“拔脚飞跑”等一系列
动作描写,写出了“我”盼望“听话匣子”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听话匣子”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15.①天真而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成年人看来,显得幼稚可笑; ②那种纯真的快乐又是无可替代的; ③作者用反问的语气突出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珍惜,同时也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3.*丑小鸭
1.B 2.A
3.哀 象 只 历 废 痛
4.丹麦童话安徒生 《皇帝的新装》(
《卖火柴的小女孩》)
5.在这些歧视和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坚强生存,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艰难困苦。他追求美好的理想,追求自由与尊重,为此不惜牺牲掉生命。
6.示例:丑小鸭非常伤心害怕、痛苦绝望。家人都嫌弃他、嘲笑他、赶他走。他无法正视现实,害怕面对现实,奢望着能被接纳。
7.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能为实现理想不懈地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最终一定能取得成功。
8.两层含义: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意近即可。)
9.宁静极了(或:宁静)充满希望(或:期待、希望、盼望)原因:因为听到了蚊子的声音(或:因蚊子的出现)。(意近即可。)
10.本文所传达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坚持信念,互相支撑,相互扶持等。(意对即可。)平安时的人生态度:可从“学会珍惜”、“居安思危”等方面来谈。(谈一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4.*诗两首
1.C
2.①B ②C ③C
3.B 4.C
5.①俄 普希金 俄罗斯文学之父
《自由颂》 《致大海》
《致恰达耶夫》②美
弗罗斯特 象征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6.“那路口”指两条路的岔路口。
“久久伫立”表明选择的困惑,“我”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又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路,表现“我”的慎重。
7.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由的选择。
8.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看:只要乐观面对人生,提升生命质量,无论遇到什么,都是一种美好的经历,所以说“生命总是美丽的”。
5.伤仲永
1.①pān yè yì ②chèn ③mǐn ④yé
2.①曾经 ②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③文采和道理 ④四处拜访 ⑤这里指
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⑥通达聪慧
3.①扳 攀 牵,引②材 才 才能
4.①渐渐 ②有的人 ③此、这
5.①自己的 ②他的 ③它的 ④他的 ⑤这
6.D 7.B
8.①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 ②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③能够成为普通的人就为止了吗?
9.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政治文学
10.第一阶段是
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是方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是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平庸的人。
1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2.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附:【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
《孝经》和《论语》。
13.为使有志气想读书的贫苦少年成才甘愿无私奉献的精神。
14.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http://www.oldq.com.cn/rjbgz/yuwen/tblx/cyst/201210/22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