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800~10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1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想来这句诗用在这里实在贴切。
朝花夕拾,前尘若梦。
先生一生战斗,回忆起年少时的往事来,也是一番冰冷的面孔。然而这冰冷的面孔之下,却是一丝丝流淌着的温情,干净,深沉,读了让人久久地感动。他的过于残酷和漫画式的笔触,分明是对老中国儿女生活秩序的颠覆,他既不忏悔,也不高傲,他对旧的痕迹的冷视,他寂寞时的吟唱,像南国的雪,孤独,义无反顾。
我不知道先生写这些句子的时候,天空是否阴沉。他构造出来的影像,只有反复诵读,才可以体会,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旧时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孩子的笔调叙写了先生小时候的玩乐与学习,儿时的记忆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柔软。时光远去,剪一段月光温酒,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先生对儿时的还念,还念但不眷恋。
《父亲的病》表达了对父亲的爱,更是揭示了旧社会的一些名医”们巫医不分,草菅人命,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以及先生后来去日本求学,参加文艺运动,回国等事,虽是轻描淡写,爱国之心却是热烈奔腾。
《藤野先生》与《范爱农》是对导师、挚友的怀念之作。藤野先生热忱、认真、正直、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给先生极大的支持与鼓励。而范爱农的一生是个悲剧,他的死也是一个谜。从革命前的追求,到革命后的遭受迫害、失望、绝望,他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爱国、救国之心。两篇文章无不充斥着忧国忧民的焦虑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热情,难怪有日本学者曾说,日本就算有一千个川端康成也比不上中国,因为中国有一个鲁迅。
朝花夕拾,十篇回忆散文,先生在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他又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大概,那时候的先生也是有些累了吧。回忆也好,怀念也罢,天真烂漫的童年与少年终究是过去了,感谢有那么一个契机,还可以静静怀想。
这是在战乱时期的瑰宝,这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回首时候,还不忘对封建的讽刺与批判,我们看到了童年的乐趣,看到了旧社会的愚昧,看到了失望,嘲讽,爱国,看到了先生的赤子之心。想起先生的诗句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如此,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