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不要太完美的

求一篇社会心理学的论点论文,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01
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了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和类型,分析了利他主义行为效率的来源,提出了弘扬利他主义行为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对策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重要历史时期,人均GDP已经超过1 0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瓶颈加剧,环境污染严重,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不足,精神文明尚需加强等等。而这些问题除了制度、管理、法制、发展观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利己主义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为上大行其道,而利他主义行为严重缺失。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角度,从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出发,分析利他主义行为效率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弘扬利他主义行为的策略。 一、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和类型在市场经济下,绝大多数人们的行为是按照经济规律的约束来实施的,而在人们的行为结构中,同时存在着利己主义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两种行为都会打上市场经济制度的烙印。经济学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关注始自20世纪70年代,此前的研究沿袭了亚当斯密的传统,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由三个基本命题组成:(1)追求自我利益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机;(2)“经济人”能根据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采取适当的经济行为,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谋求个人利益的人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引导下,会增进社会福利。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利己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完全相容的,行为主体不利己,就没有办法予以激励,管理就不能实施,企业和社会就不能发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利他主义行为和利己主义行为并不排斥,利他主义行为在市场经济下仍然有生存土壤,利他主义行为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利他主义行为,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付出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彻底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牺牲自己效用以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回报,哪怕是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2)纯粹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只是为追求心理上的愉悦,而对他人做出的不指望其他任何回报的转移支付;(3)指望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为追求名誉、赞扬等精神回报而采取的利他主义行为;(4)互惠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为了日后得到他人的援助、支持而采取的利他主义行为。后三种类型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普遍意义,在这三种类型利他主义行为的后面都潜藏着些许利己动机,恰恰有这一点儿利己动机存在,利他主义行为在市场经济下才找到了支点,也使利他主义行为得以解释,这不仅符合经济学有关原理,也符合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 二、利他主义行为的效率 利他主义行为与利己主义行为相比在经济学意义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势,利己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有时会比利他主义要有效率,反之,利他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有时也会比利己主义更有效率,两者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抗性矛盾。利己主义泛滥,社会交易成本就会上升,人们的精神满足不能实现,生活质量下降,群体凝聚力面临挑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谈。与此相对应,过渡的利他主义,也会由于信息不完全而使社会交易成本上升,降低决策行为效率,社会发展失去支点。因此,我们认为,适度的利己主义与适度的利他主义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显然,以利己主义为基点的纯粹市场交换,不能解决社会成员的所有需要,很多需要的满足需要以利他主义为基点的彼此互助、同舟共济,利他主义行为的很多表现形式,解决了市场交换不易解决的问题。环境治理和保护、交通管制、见义勇为行为等等,只靠制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即使达到效果也要付出巨大成本,而以文化、道德为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对此则具有不可估量的制约、规范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利他主义及其行为的需求会更大。 2.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自身拥有的聪明才智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并不顺利,中间有许多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原因之一就是人类社会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出台了许许多多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即“制度非中性”。有些制度的出台缘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充分,而大部分不良制度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制定政策的群体奉行利己主义。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大,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显然存在着过份的利己主义行为,只有适度的利他主义才会降低这些不良制度和短期行为的产生,从而使人类从利他角度考虑未来,进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利他主义行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业化以前,当人类不能靠个人力量解决生存问题时,彼此进行密切的合作;在工业化之后,人们喊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响亮口号,鼓励人们在更高层面上互相支撑,共同进步。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利他主义行为与利己主义行为较量的历史。 3.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企业成长与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企业员工存在的背德行为和逆选择行为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这些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完全杜绝上述问题和行为显然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利他主义的宣传、教育,配套以一系列良好的激励制度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上述问题和行为。利他主义形成了企业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和忠诚,增加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尤其是增加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产生于员工内心的认同和忠诚是巨大的生产力,而基于利己主义的个人目标难以与企业目标一致,也就难以产生共同愿景。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对企业的扩张非常重要,没有好的职业经理,就不会有真正的大企业,因为,员工职业道德的匮乏会大大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显然,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利他主义及其行为是完全相容的。 4.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助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以财富转移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利他主义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带来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 利他主义行为主体的需求结构主要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行为主体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效用呈边际递减规律,尊重、认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其需求结构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其采取利他主义行为的目的大都是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其利他主义行为主要是财富的转移支付。利他主义行为主体在把自己的财富转移给弱势群体的时候,既增加了弱势群体的福利,也增加了自身的福利(精神需求的满足),两者的福利水平都得以增加。 在经济学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状态是由帕累托原则来衡量的,当社会资源配置进入到这样一种境界:不降低至少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就不可能使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提高,称为帕累托最优;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福利的前提下,能够使至少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增加,称为帕累托改进。显然,以财富转移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帕累托改进的功能。 5.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能够降低社会交易成本。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不仅仅降低企业内部以及其他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而且更能够降低社会中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效率。如果社会中利己主义过度,信誉丧失,人人自危、社会相应增加防范、调查取证和治理成本;利己主义过度,就要大大增加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管理设施、管理制度。尽管如此,由于人人都存在利己主义动机,因此也难以管理得井然有序。 利他主义及其行为大量存在,能使人们的行为不仅仅受法律约束,而且更多受道德、文化约束,从而使人的行为规范更多、更全面、更有效。这样,社会的征信体系才得以确立,人们的行为预期才得以明朗,优良的社会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