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4-11-13
走过,但也留下了不少故事。
我曾经与
携手。不少作文里,我为
拼命呐喊,竭力控诉着人们对于
的漠视,我的喜爱,我的愤慨,我的呼吁,充斥在传统文化的周围。放下笔,我与传统文化又
。
我曾经与传统文化决裂。
里,我
地发着祝福短信;而在
时,我却只能遥望古代诗句感慨。传统文化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已转化成了一串串
的符码,为我品尝中华小吃划定了时间表,我
的咀嚼着传统文化的结晶,它就在我的嘴里,可我却丝毫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就这样,我与传统文化
,从前总自诩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可以抓住传统文化垂下的
不断向上攀爬,但现在我发现,以此而往,我的攀爬将没有终点,因为我正与传统文化越来越远。
,我明白,吃
的时节到了,“
呢?今天可是
啊。”早餐桌上的面包不禁让我纳闷。“爸爸今天提早出门,晚上咱们再一起吃
。汤圆汤圆,就应该
……”
汤圆汤圆,
……
传统文化用汤圆告诉了我,它一直没有变,只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就像人们会为月盈月亏而
,而月亮却
地
圆着。
那传统文化不变的究竟是什么呢?
除夕的
,是中华民族对于家庭的依恋;
的月下穿针,是妇女们对于未来的美好希冀;春风送疾的风筝,带来了对于生活的乐观;冬日
的一段
,带来了越发紧密的心灵维系;
的
,将人们对于生活的丝丝感悟
到来,
的
,将人们对于自然的质朴热爱反转吟唱……
传统文化不仅是流动时间的
,更是民族个性的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个性情感,仿佛群体无意识般地充实着传统文化。
内敛含蓄,善良仁义,乐观信赖,
……这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更是
的精髓。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
一路走来,不同时代的人们赋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湮没在时代的滚滚
中,而现在的我们,尽管奋力追溯着一切传统文化的习俗,争相效仿,但同时并存的,却是日渐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为了工作利益而挤压出更多的时间,却从不为自己的亲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灵留一点空间。渐渐地,他们看不见世间的大象,听不到世间的大音,他们与传统文化分手,他们与
绝缘。
我们回忆着传统文化,那我们何时能回味传统文化呢?
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玫瑰,如果换一个名字,不也一样芳香吗?
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但花谢了无关紧要,我们所必须做的,是让那余香渐飘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