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意识对健康的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5-11-14
有句老话说:健康七分是心情、二分是食疗、一分是药疗。可见:心态是健康的基石。
第2个回答  2005-11-16
  做一个乐观主义者
  乐观开朗对健康总有益。积极的态度确实令人面目一新。许多人常常把乐观、充满希望和自我控制这类性格特征与生理健康联系起来研究。健康的乐观主义并非一种不切实际的态度,它体现了人们要做生活强者的信念。另一方面,悲观主义滋生了消极情绪和挫败感,这两种被心理学家称为“后天性无助”的感情往往有害健康。
  此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研究证明,年龄为25岁的悲观主义者还不如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乐观主义者健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的生活态度能以多种方式影响健康。有些研究提出免疫系统可以起到调解作用。但有些研究却指出人际关系才是原因,比如社会关怀;也有行为模式方面的原因,比如饮食健康、经常锻炼等。但可能性最大的是,所有这些因素都与健康有关。虽然这个问题悬而未决,但健康专家已经在探索各种方法,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来增进健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能是精神疗法。精神疗法最初是用来抗抑郁的,现在发现它能使人成为乐观派。
  你要怎样做呢?嗯,先改变你的消极态度;但不光是使自己积极起来、乐观起来就可以了,你关键还要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自我掌管生活的成就感,它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友情助你更长寿
  我已经谈过这个问题,但这是非常宝贵的观点,值得再说一遍:有朋友更长寿。社会交往少的男性和女性,与那些社交活跃、家人和朋友众多的人相比,生病和早逝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社交网络广泛则身体更健康。
  出门去,参加集体活动吧!

  身心健康与信仰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信仰一直是治愈身心创伤的良药。据大量文献记载,在传统上宗教和医学是联合在一起治病救人的。古时,祭司身兼两职,既主持宗教又治病。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职责才开始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现在我们兜了个圈子又要绕回原处。在“信仰”复兴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具有积极意义的信仰与身体健康相互关联。为了对健康和治疗中的“信仰因素”进行评估,人们已经进行了200多项研究。戴尔·A.马修斯、哈罗德·G.凯尼格和戴维·B.拉森正孜孜不倦地研究人的信仰与身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联系。
  由于人们对信仰的兴趣与日俱增,对这一领域的开发研究也相应地多起来。大多数信仰和个人信条都是基于对某种力量、生命的推动力或能力的体验,不论给它起个什么名字。从健康的观点来看,区别都不太大。不管它叫什么,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有信仰的人往往健康问题要少许多。
  身心医学先驱赫伯特·本森指出,全心全意投入信仰活动的人不会有太大的烟瘾和酒瘾,其生活方式往往更为健康。他还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在信仰活动中获得轻松、平安和喜悦感,可能是因为信仰团体里的人有“相同的世界观,归属感强,大多婚姻稳定,能在频繁的信仰活动中进入平静和安宁的状态”。
  祈祷和默念确实能在生理上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当你反复祈祷、排除杂念的干扰时,就会引起放松反应,从而诱发一系列生理系统的反应:新陈代谢、心率和呼吸频率减少、脑电波明显缩短。这些变化与压力引起的变化完全两样。它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例如高血压、不同形式的慢性痛症、失眠症、不育症、经前综合症、焦虑以及轻、中度抑郁症等。很显然,祈祷和默念都具有治疗效果,有信仰和信仰坚定可以使健康更佳。

  医学的盲点
  应该说,目前的主流医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满足病人的情感需要。我知道有许多方法超越了医学上的健康范畴,包含了患病时的情感治疗。病人可以常规性地从医生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备自己做医疗决定所需;他们也会更愿意与医生合作。外科手术要用另一种准备方法:教病人在术前如何向医生发问,教他们术前放松技巧,并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同时,可在术前几天,向病人解释术后恢复的大致过程。以此方法,病人术后恢复的时间比以前均缩短2-3天。
  放松训练能帮助病人对付病症带来的忧伤,同时对付会引发或加重病症的有害情感。由著名的心脏病学家蒂安·奥尼什创立的非手术治疗冠心病方案,主要采用放松锻炼和练习瑜珈,意念革新且非常有效。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纯医疗需要两方得以兼顾,能大大地改善病情。
  情感关怀是一个治疗机会,而现代的医疗往往忽视了这个机会。这是个医学盲点。如果有耐心的医生护士肯花时间听病人的倾诉,给病人提建议,其医疗价值就增大了。这就是“以感情关系为中心的护理”的意义所在。医学院应当向学生教授情感智力、自我意识和同情与倾听艺术,并评分。

  用实际的眼光看,医治病人的情感痛苦可以节省金钱。它可以预防疾病,延迟发病,并帮助病人更快康复。有了情感关怀,病人会对医生和医疗制度更加满意。有一份报告指出,同样是患了心脏病,抑郁型病人的死亡几率比非抑郁型病人要大5倍。《美国医学会期刊》对这份报告进行了评论,指出“可以根据冠心病病人的心理因素(如抑郁和孤僻自闭等)来判断其病情的危险程度。这一证据明确表明,不开始设法治疗病人的心理因素是违背医疗道德的。”无视病人抵抗慢性病或恶疾的感受,这种医疗是不完善的。
  想一想吧!如果我们帮助人们驾驭愤怒、焦虑、抑郁、悲观和孤独的情绪,就能预防疾病。其潜在的医疗收益就如烟迷戒烟一样巨大。我渴望看到,范围广泛的公共卫生机构能尽力向儿童灌输更多情感智力的基本技能,使他们能够从小养成健康的精神意识和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此外我认为,退休老人学习驾驭情感的技能很有用。身处劣势的人群,像穷人、需要工作的单身母亲、住在高犯罪区的居民,都生活在非比寻常的压力下。如果有人帮助他们对付压力造成的情感伤害,他们的医疗情况要好多少啊!
  这个道理很简单,人人能懂,但我担心在我们不顾一切地追求新药、新技术之时,已把它遗弃在某个角落了。我确信,它对健商有意义。关怀病人、感同身受是完善医疗的必备条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