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戳上方链接了解老师更多信息( ̄︶ ̄)↗☝☝☝☝☝☝
一、写作——是什么?
写作这件事其实是人的本能。 只要识字、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像呼吸、说话一般自然地写出自己的想法。写作是一种记录成长的方式。很多人唯一珍藏下来的学生时代的物件就是自己的习作本。偶尔翻看自己以前的作文,时常会为自己曾经稚嫩的文笔和幼稚的思想痴痴发笑。“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那些年歪歪斜斜的字迹,确是对自己成长最好的记录。
写作是思想的延续,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大家都喜欢读故事,故事中气氛的营造,伏笔的设置,情节的展开,都需要构思。这时,写作不是随心所欲地堆砌文字,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沉淀出自己的思想。写作是思想的延续,伴着精心打磨的语言,你的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写作是一种创造。林黛玉、孔乙己、变色龙、套中人,这些经典的文学形象,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早已深入人心。写作是一种创造,站在文学的高地上:你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亦可以“神游万仞,心鹜八极”。史铁生说:“唯有文字能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通过写作的方式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文字打败时间;随着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你的视线愈发宽广!
二、写作——写什么?
要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初学者一般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不知道素材从何而来,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圈子枯燥无味,一潭死水。
我要告诉大家,这是错误的思想,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圈子,只要你肯用心观察,都会是荡漾着无边春色的美景佳境。只是,那条曲折的小路,你没有寻到入口罢了。
生活处处皆文章。要做一个猎豹,机敏地捕捉到有价值的素材,为你的写作做好铺垫。要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座独一无二的素材库。生命充满变化,有些人喜欢幻想、有些人心情沮丧、有些人突然遇到惊喜的事……这些生活中的火花,使我们想与人分享,借着分享,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别轻视身边的事物,不要过于挑剔可以带给你素材和灵感的人,这个人有可能是那个浑身油渍的修车工,有可能是那个指甲黑黑、啃着馒头的农民工,也有可能是那个满嘴跑火车的彪悍妇人……别总想着那些清高的事儿,浪漫的事儿,你我都落满灰尘的世俗,接地气的故事才是我们灵感的土壤。
三、写作——怎么写?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在向别人讨教如何写作时,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经验之谈:要学会观察事物。
这“观察”二字,真是抽象笼统至极,让人抓不住,摸不着。这里教给大家一个观察事物的好方法——调动“五觉”去观察。
这“五觉”人人都具备,指的是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观察事物,不能光用眼睛去看,一定要把全身的感知器官都调动起来,才能更深入和全面地去观察那件事物。打个比方,写白玉兰,看——奶白色的,闻——幽幽的香,听——蜜蜂嗡嗡,尝——有些微甜(风里弥散着甜甜的味道)
那么最后一个触觉呢,摸着很柔软且醇厚,跟白绸缎差不多。所以,可以说它是白绸缎叠的。
当我们具体到“五觉”上来,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与具体事物亲密接触,我们是不是立即有了立体的感觉?写到它们时,就不会苦于无从下手了。我们可以从它们的颜色、样貌上去写,也可以从它们的气味、质感上去着手,再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水到渠成。
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和对文字的敏感,处处留意,时时留心,有意识地分类积累素材,才能言之有物,使文章内容充实。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
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运用多重感官去描写事物的形、声、色、味。
2.寻找写作素材,抓住写作灵感
大部分人灵感突发的情况屈指可数,很多时候,想要码字,却感觉自己被掏空,完全想不出标新立异的观点加以阐述。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日常缺乏寻找和整理素材的积累过程。看多了好文就会发现,写作素材往往都是从我们自身出发或者是周边朋友经历的再创造。所以要加强写作能力,一定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去捕捉生活中的素材,然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纪录下来并归纳整理。
3.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特点得人心——注重素材的创新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选择那些生活中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素材来写,要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来写,才会表现出鲜明的中心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捕捉现实生活中的亮点,不要仅限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繁花似锦、莺歌燕舞,更要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遗憾人生。比如,你周围的人当中,有一个人发生了一件极不愉快的事,或者是儿女当中有一个不成器,或者中年得了重病,或者是遇到了抢劫犯什么的。这类事都是人生的莫大遗憾,是谁也不愿意碰到的,但是毕竟还是会有人遇到,关键是碰到后如何去转机、去化解。这些遗憾及化解遗憾的过程,也许就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大的亮点了。
也可以让作文选、杂志成为勾起你回忆生活的媒介,从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中挖掘写作素材。如:从作文选上看奶奶为我掖被子的细节,想到冬天,妈妈买药回来,为我滴眼药时怕我嫌凉而搓手的动作,这样一来写母爱的文章就有了素材。
生活中的素材往往更容易信手拈来。有爱,有好奇,才会更深入去挖掘生活。写东西的人,首先必须要有热爱,不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还会去深入探访吗?
4.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写作其实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不要给自己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忠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写作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开心、快乐、好、坏等概括性的词句,多采用描述性的语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或者他人的看法、反应来侧面进行烘托。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阅读是写作加分的不二法门
建设好写作的心态只是入门,还要有外在的养分才能滋养你,让你写出充实的内容,这就是“阅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水平决定于阅读的程度。
怎样阅读才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呢?
①阅读要有量
只有读书达到一定的量,才会有质的飞跃。这个量不仅指文学类的书,也指其他类型的书。只要是有益的书都是可以拿来读的。
怎样做到量的提升呢?那就是天天坚持读书。
每天阅读十分钟,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一本小说用不了几天就看完了。
②阅读要思考
阅读时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一本书里面的每一段话,都是有用的,没有用的话,作者以及编辑都会去掉的,每一段里面的关键词,都是值得我们去仔细地推敲的。
所以读书一定要反复地,一句一句地去读,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领悟到作者是要表达什么意思,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一种新的体会,越读体会越多,越仔细读体会越多。
读书不能只关注故事情节,还要看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又是如何布局谋篇的。不要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如果第一次读一篇文章,我们可能最关注的当然是故事情节,但我们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在反复的阅读中,揣摩作者的构思、用词,从而学习它。
③阅读要动笔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我们会读到一些语句,和自己想的一样,但我们从来就不会这样表达。这就是作家胜于我们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它们抄写下来。
坚持这样摘抄,你会掌握一些语言的表达规律,掌握一些作家说话的方法,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你的习作中就会有一些他们的影子和
味道了。
不动笔墨不读书还指要做读书笔记。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应该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这样才是该有的读书态度,才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磅礴气势。
6.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
方法有二:
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7.坚持写日记,让自己动起笔来
阅读和摘抄有个好处就是,能够在别人的感悟中得到新的启发,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线索。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那么如何将这种升华保留下来呢?当然是用文字记录下来。
如果说,阅读能让你更好地与这个世界交流,那么写作就是你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最好方式。
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转瞬即逝,唯有文字是隽永的。无论是西方文学,还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之所以能够盛传至今,全靠文字记载。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它能帮我们开启新纪元,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对话的脐带。
我特别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喜欢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喜欢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发声。文字就好比是一种心灵的映射,能够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而写作是一项永远舍弃不了的特殊技能,能够让我们向这个世界倾吐衷肠。
我热爱文字,热爱写作,会随时随地做记录,少则百字,多则千字。在我看来,没有人生来就能信手拈来文不加点,提高写作水平需要一种水滴石穿的信念与积累。你需要时常磨练自己的文笔,在时光的打磨中找寻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笔耕不辍,才能有炉火纯青的一天。
写日记对写作的支持作用几乎是全方位的——它使我们对生活保持清晰的视野,帮助我们整理内在脉络,增强我们对细节的记忆能力,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训练我们的语言表述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加深对自我和周遭世界的觉察能力。许多作家的写作生涯是从写日记开始的,在日记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因此想要提升写作能力,不仅是要有意识地练笔,而且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能让我们因为始终与自己连接而找到写作的感觉。
8.在写作之前先列一个提纲,思考谋篇布局。
写作素材充足之后,就需要思考怎样输出才是最好的方式。先定立意,再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然后明确写作顺序和写作重点,力求详略得当,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做到纲举目张。
在这里,建议大家要充分管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就要学会利用零星时间构思写作框架。推荐利用类似“印象笔记”、“思维导图”等app进行架构罗列,大纲提要整理等。等有完整的时间写作时,按照已有的写作架构充实文章,这样可大大提高文章的论述能力。
9.每天保证独处时间坚持每天睡前思考并总结
写作是一种需要高度专注力的活动。它需要我们静默、沉思,深入到自己的内在世界。一个全天候都处在人际互动中的人很难想象他如何开展写作。每天保证有自己的独处时间对写作者是重要的,有意识地让自己独处,这时可以切断与外界的连接,只与自己和写作呆在一起。写作者需要在他的生活环境中营造出一种可以独处的条件。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都在摄取知识、采集信息,可这些“输入”是否全部都是有价值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一个归纳总结。通过归纳总结,将无用的信息排除在外,去除糟粕后留下的便是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比方说,我看了奥里森•马登的《怕,就会输一辈子》,首先我会思考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让我们克服未知的恐惧,去战胜自己。紧接着我会回顾在书里看过的章节,攫取对自己有益的部分,(也就是针对自己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寻找对自己最有帮助的部分,加深印象)然后提出计划和假设。假设下次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将要如何应对?我跟自己说,我应该是要马上行动,而不是等到准备好了再去做。
这样一系列的回顾思考与心理暗示,既能加深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又能使我找到自身的缺陷,帮助我更好地整理和消化来自外界的信息,从而完善自己。这对我的写作也有一定的裨益。所以思考是每日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它是我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因为他在不断地学习、进步、创新。正如古人朱熹所云:问渠哪得清如许?
10.在模仿中创新
写作可以从模仿开始。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级功法。临摹“构思”和“角度”,学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级功法。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级功法。
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还应像大师一样思考。除了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之外,还要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整理整理写下来。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带动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
11.写文章时,描述要具体,要写好文章的细节
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情节的起伏,语言的流畅,但总感觉文章空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忽视了细节描写。
怎样写好细节,简单地说,细节描写要还原生活,去发现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去描摹。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例如,怎样将“陌生叔叔帮我把车修好”这个场景写细?首先要还原生活场景,在头脑中勾勒出雪中修车图,再抓住这一“画面感”,去寻找描写的细节。
一位同学这样写:“叔叔迅速地摘下手套,用右手拿着链条,左手帮着把链条搬过去,链条一点点地扣上去了,一节一节地扣住了后轮的齿轮。‘咣当’一声,链条滑了出来,这一次努力前功尽弃。我的心咯噔一下,万一叔叔告诉我修不好,我该怎么办呀!可事情并非如我想象,只见叔叔向拢起的双手呵了呵气,又蹲下了身子。他为了不让链条弹开,用右手把链条往前面齿轮上套住,然后右手拉住链条往后齿轮上移,左手护住链条不让它再滑出来。后来,他看到位置有些偏,就用左手把它移正再装,洁白的雪花落在了他冻得通红的满是油污的手上,我知道他的手一定很冷,很冷,可他的心一定很热,很热。终于,链条一节一节地和齿轮扣住了。他猛一转脚踏板,车子居然又完好地转动起来。”文章中最直观的细节是叔叔修车的动作细节,摘、拿、套、拉、护、移、转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叔叔雪中修车的不容易,突出了人物精神。其次应当是外貌细节和心理细节的描写衬托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每个人观察生活的角度和经历不同,再现的生活场景也就不同,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我们达到这样一种境地为最好——抓住“画面感”,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12.耐心修改已完成的文章
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文章完成后,要自己全文通读,反复打磨,修改掉表达不通畅的地方。完成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转化,使自己的表达清晰、流畅,做到文从字顺。
写完文章,第一遍修改要修改错别字,这是对文章最基本的尊重,第二遍修改可以放在文章完成的第二天,学会取舍,删减不重要的内容,才能突出表达重点。
13.认真思考读者的反馈和意见
每个人写文章都有自己的盲点,往往认为自己写得妙不可言,但事实上,受限于经历和阅历,每个人的逻辑都会有不可抗的漏洞,而读者会帮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指出你的思维盲点。
认真对待读者的反馈和意见,是修改文章的第三步。
14.习作练习,不断提升
习作练习是必要的。习作的类型一定要多种多样,比如故事、计划、观察日记、感想等,要接触各类写作,不要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的内容。要明白写作不是一项任务,而是记录自己生活,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工具。从而不再对写作恐惧,进而喜欢写作,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写作变成一种自身的能力。
15.及时积累奖励
当习作有了一定的成绩后,一定要及时奖励自己。比如选择较好的习作,装订成册,把自己的成绩量化起来,这是让自己爱上写作的一种有效激励。要给自己创造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文,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教育者缺少一颗宽容的心,缺少一颗发现优秀的心,缺少一颗善于激励和欣赏的心!他们往往“只顾到学生的作文,而忽视了作文的学生。”在一定意义上教育者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写作文上,而应该研究如何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即研究如何“发表”这些作文。
“只要公开发表过一次作文,从此就会改变自身对写作的态度。写作的持续热情和灵感,很大部分是靠“发表”运转起来的。
16.最后谈一谈写作所需要的条件
①写作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必要的仪式感,引申到写作这件事上同样适用。安静的周边环境,可以集中思考的精神状态,有随手可查的资料供应都是写作必要的仪式感。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有助于我们厘清逻辑;随手可查的资料有助于我们丰富写作的内容,辅证自己的观点。而这些很难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完成。
计划写文的时候,我会推掉好友邀约,关掉没有看完的电影,要么关起门来码字,要么跑到公共图书馆码字,保证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即使在这样安静的情况下,我仍需要很费力地整理自己的逻辑,直到逻辑完整到可以力证自己文章的观点为止。
②写作需要跳出舒适圈
写作不仅需要完整的时间创作,同时也需要你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将自己置入独立的思考世界当中。如果你不是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可以在游玩中途就挥毫泼墨,那么逼迫自己在严格的写作环境内写作是最快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跳出舒适圈,为自己营造全心写作的环境很重要。拒绝外界的打扰和诱惑,这时候写出的文字,是最接近自己思想的文字。
很多文豪,包括村上春树、渡边淳一等,都为了专心写作放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寻找安静的环境旅居。古代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在被贬谪流放的时候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这样看来,他们虽然官场失意,却也跳出了纸醉金迷的舒适圈,为自己的才华施展创造了不受打扰的创作环境。
③写作需要完整的逻辑
不论是干货文还是鸡汤文,言之有物最重要。逻辑是一个连贯的推理过程和完善的表达体系,当你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一个观点时,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的表达方法最引人入胜,而文笔流畅、旁征博引则会锦上添花。
完整清楚地表达思维逻辑并不是东拼西凑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深刻思考,从问题的各个角度批判性的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只有当自己有足够的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才不会让读者质疑到哑口无言。
一篇文章的精髓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无懈可击的逻辑,而这严谨的逻辑恰恰也是最难得的。庞大的逻辑体系并不适宜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完成,而是应该静下心来,将问题罗列出来,一一给予解答,最终推导出结论,逻辑清晰之后,写文就可以一气呵成。
关注公众号:麦田耕读(mtgdushu),回复“素材”二字可获取免费写作素材!(含10大主题102个话题)欢迎来撩
整理不易,点赞关注加支持一下吧!
( • ̀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