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古老的汉语词汇,据文献史料记载,“春节”在汉代时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纪传体史书《后汉书·杨震传》就记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
这一时期的“春节”是一个专有名词,它特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是立春之节,是迎春的节日。南北朝时,人们则将整个春季称为春节。但历代王朝大多将“立春”称为春节。所以,古代的春节并不是新年岁首。
据史料记载,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商朝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周朝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篇叫《七月》的诗歌,生动地记载了西周时期人们在十月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曰杀羔羊。”但《七月》中的这一场景并非岁首节和俗活动。
秦朝使用的历法是《颛顼历》,规定农历十月初一为岁首,《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中期,也就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太初历》又名《甲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
《太初历》无论是天文精度,还是辅助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在当时都是领先世界水平的一套先进历法,《太初历》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所以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太初历》改正月初一为新年岁首,此后历代相沿未改。
由于在汉武帝颁行《太初历》之前,新年岁首是随着王朝的更替而在改变,所以古代的春节风俗与“过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太初历》颁行后,立春与岁首或前或后相差不过几天,处于同一个时段内,因此,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喜迎新春,是古代农历新年正月初一前后特有的景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太初历》颁行,时间一晃就到了20世纪初,新年的时间意义与春节的时间意义在这两千多年的时光里似乎没有多少的变化,他们静静地度过了一成不变。
新年的时间意义与春节的时间意义迎来真正变化的时间节点是辛亥革命,划时代的辛亥革命让传统与现代多了几分交集。
自辛亥革命后,人们才将农历新年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才有了新年岁首的新内涵与时间意义。1912年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沿袭古代改朝换代重新确立“皇历”的传统,随即宣布中国废除旧历采用阳历(即公历 ),用民国纪年,阳历1月1日为“元旦”新年的开始。
在年俗文化中,春节是中国第一传统大节,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或二十四(南方小年)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春节气氛最为隆重的日子。
现今的春节在过去叫“大年”、“年节”或“年岁”。
这里重点解释一下“年岁”这一概念,因为“年岁”这个汉语词语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语,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暮春寄元九》一诗中写道:“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唐代诗人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也感慨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尔雅·释天》中明确记载: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这一时期的“春节”是一个专有名词,它特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是立春之节,是迎春的节日。南北朝时,人们则将整个春季称为春节。但历代王朝大多将“立春”称为春节。所以,古代的春节并不是新年岁首。
由于在汉武帝颁行《太初历》之前,新年岁首是随着王朝的更替而在改变,所以古代的春节风俗与“过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太初历》颁行后,立春与岁首或前或后相差不过几天,处于同一个时段内,因此,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喜迎新春,是古代农历新年正月初一前后特有的景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太初历》颁行,时间一晃就到了20世纪初,新年的时间意义与春节的时间意义在这两千多年的时光里似乎没有多少的变化,他们静静地度过了一成不变。
新年的时间意义与春节的时间意义迎来真正变化的时间节点是辛亥革命,划时代的辛亥革命让传统与现代多了几分交集。
但是,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从此之后,以往的夏历岁首“元旦”改称为“春节”。人们接受“春节”称谓,是因为它既区别了公历新年元旦,又因其在“立春”前后,“春节”表示春天的到来、新年的开始,与岁首之意相合。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里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安土重迁是我国古代的传统,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每一个国人的心中,在他们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土地上,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与习俗。
“新年”就最能代表古人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理解。无论怎么改变,无论是曾经的“元旦”,还是现今的“春节”,每一个国人心中都无比明确:正月初一过大年是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与文化。
古代,原本称为“春节”的立春之日,这天举行迎接春天到来的迎春礼俗。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人们对春天的到来格外重视,迎春礼俗是重要的农业礼仪,在中国曾经延续了近两千年,有着丰富的相关民间习俗。
迎春礼俗中有一个突出的民俗事象是鞭打土牛,所以民间称迎春的礼俗活动为“鞭春牛”或“打春牛”,或简称为“打春”,“鞭春牛”就是将土做的或纸做的春牛打碎,这种年俗文化,其渊源是延续了先秦民间冬末逐寒气迎阳气,将土牛打碎“旁磔土牛”的迎春习俗。小话的老家甘肃天水这一带,乡下的老人到现在依旧把“立春”称为“打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扫除污秽。
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春节——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