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03-09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有着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有可能有着一颗野兽的内心,是伪善,一个人有着野兽的外表,也有可能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内心,所谓不能以貌取人,看事物,要看内在和实质。内在美才是美。
第2个回答 2019-04-03
看了一下别人回复的都是鸡汤,我说一个毒鸡汤吧,有钱才最美!
第3个回答 2019-02-19
对自己和对生活都有积极的态度!
第5个回答 2018-05-08
我认为的美它分有两层,一层是浅表性的美,一层是深度的美。换句话说一种是肉眼神经刺激感官感受到的,是内心产生的一种有偏好性的情感而产生的美。
第一种美是客观的,是一种体现在色、形上的美。对于这种美我们通常会用另一个词代替,那就是‘漂亮’。如一个妖娆艳丽,婀娜多姿,五官俊俏的坐台小姐和一位身着朴实、长相平平、个子低小但却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对于这两人的评价,通常我们会称第一个女子漂亮,而第二位女性则会被我们称之为美。其中的差异就不难感受到了吧。
说来说去,美其实只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觉,我觉得是没有绝对的定义的。就如课堂上,老师曾向我们展示的许许多多的图片一样,有些老师说美的我觉得并不美,有些老师说不美的我觉得美,就比如有一堂课老师给我们看的一组图片中有一张图片上是一只色彩艳丽的青蛙,因为青蛙的长相老师说它是不美的,但是其实我觉得挺美的,或许在它的世界里,它那充满褶皱沟壑的皮肤是它生存环境的烙印,它那五彩艳丽的肤色是它天然的华衣,一张咧到耳根子的大嘴是它活着的骄傲,它那凸显但不失水灵的眼睛是它洞察世界的窗户,这一切于我看来就是美的。
我们之所以要学美育我认为就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审美素养,训练我们要善于发现美,而我认为只要是单从表面出发的美是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的,因为这种美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的主观标准在,而这个主观标准又是极度不稳定的,它一定是会随着社会发展,时代更迭而变化的,更何况每个人有每个人心赏美的角度,每个人有每个人评判美的标准,正如上面的青蛙,老师说他是癞蛤蟆,我却说它是两栖动物的其中一族。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学会的不是随波逐流的审美,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去区分一件事物是否是符合真或善,因为真、善体现的美才是可以长久流传,甚至是只要有人类社会那就会永远流传下去的一种美。
当然我所说的美不是不随波逐流,光特立独行就是美,个性的东西,小众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美,比方说有种目前是小众行为的吸毒、偷窃、抢劫、斗殴等一系列不法行为或是一些违背道德的行为,一些像不排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脏话频出的不文明行为。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是大众行为也同样不能被称之为美的,像封建时期裹小脚,严重重男轻女等伤害或是剥夺人权的行为。
所以我认为学校开设美育课程的主要目的要让我们懂得多去发现身边的一些真,多看到身边的一些善,这样我们就会慢慢的变得更真!更善!真、善为美要知道在哪个时代在哪个社会都不会过时。因此我认为美育课在某种意义上比专业课更为重要,它磨砺的,锻造的,提升的是我们的情商,而在如今的社会,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人生成败,生活的品质的往往是一个人的情商。拥有高情商的人智商一般都不会太低,而一个拥有高智商的人情商可能很低,这就很可能会导致他智商虽然高但过得并不幸福快乐。我认为我们的美育课就是一门能够让我们提升情商的课程。
用自己美的眼睛看世界,多留意身边的美,让心灵多与美的事物共激荡多碰撞,学会并懂得并区分什么样的才是美,通过潜移默化,渐渐自己就会由内到外都散发出美。我认为的美是扎根于内心,繁茂于外表的真与善,正如我认为一份美的作业并不是按照老师要求的死板的凑够两千字一样,只要此文章是流露于我的内心,所有文字是出自于我的思想,真情实意这就是美的答卷,只要对我自己来说就够了,就好比我认为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化妆品一样。以上。